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水寨镇

水寨镇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古名黄巾固。元于钦《齐乘》卷3:“按《述征记》:历城到营城三十里。自城以东,水弥漫数十里间,南则迫山,实为险固。逮金乱,土人因阻水立邑,号曰水寨。”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4“高唐县故城”条称:“本古黄巾固城,今为水寨。”


(1)在山东省章丘市北部。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寨,人口 5600。传古时是一大湖的中心高地,得名水寨。《续山东考古录》:“《述征记》云:‘历城到营城三十里。自城以东,水弥漫数十里间,南则迫山,实为险国。’逮金乱,土人因阻水立邑号曰水寨。”1949年属旧军区和唐王区,1953年属旧军区。1954年设水寨乡,同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西瓜、苹果、葡萄、桃等。有农机修造、五金、塑料、纺织、铸造、复合板等厂。水胡公路经此。古迹有明张家林大桥、清水母庙洪福寺、三元殿、汉代黄巾固城遗址。(2)在河南省项城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城区。1949年置镇。1953年县人民政府迁此。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镇。昔筑有寨,因位于沙颍河和枯河之间,四周环水,故名。曾称夹河集。1993年起为项城市治。有机械、塑料、味精、五金、手工艺品等厂。106国道与洛界公路交会于此。有地方铁路通漯河。(3)在河南省伊川县中部、伊河东岸。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寨,人口3000。原名高村,传古代龙门未开凿时,附近一片积水,这里地势较高,居民在此建村,明代筑寨避水,故名。1975年建水寨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有玻璃、造纸、石英、纤维板、棉纱、面粉等厂。焦柳铁路和郑卢、洛界公路经此。古迹有元都观。(4)在广东省五华县东北部、琴江下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寨,人口1.2万。因处琴江河谷平原,昔因地势低洼,洪水常淹浸村寨而得名。1949年设水寨镇,属五华县四区。1952年属一区,县治迁此。1957年属水寨乡,1958年属水寨公社。1970年析出城镇公社。1981年设水寨镇。近郊主产稻、蔬菜和水果等,琴江沿岸产毛竹。有化肥、建材、农机、冶金、造纸、森林化工、食品等厂,小手工业较盛。华五、惠水公路在此交会。琴江通航梅县、汕头等地。镇西北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洞源山

    一名鬼谷山。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 (藐姑山) 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鬼谷洞,好事者深入其中,约行四里,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 《明一统志》卷51广信

  • 巴颜布喇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清一统志·安西州》:巴颜布喇“在敦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通伊逊察罕、齐老图及当色尔腾柴达木之要路”。

  • 奉海铁路

    自奉天城 (今辽宁沈阳市) 至海龙 (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全长236.2公里。1925年动工修筑,1927年建成。1928年延筑至朝阳镇(今辉南县)。后改为沈海铁路。今为沈吉线的一段。

  • 陆子泉

    又称陆子井或陆羽井。在今湖北天门市北门外。《舆地纪胜》卷76复州景陵县:陆子泉“在西塔广教院。旧号文学井,谓唐陆羽也。羽嗜茶,得西湖中井泉以试茶。后于广州赋诗云: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王禹

  • 石鼓山

    ①在今山西原平市东。《魏书·尔朱兆传》:北魏建明元年(530),高欢与尔朱兆“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灵岩山。春秋吴建馆娃宫于此。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砚石山“山西有石鼓,

  • 昌利山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堂县:“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

  • 蓝溪堡

    明嘉靖二十年 (1541) 置,属绥宁县。即今湖南绥宁县东蓝溪村。

  • 乾河

    在今山西翼城县南。《史记·白起传》: 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水经·浍水注》: 乾河 “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

  • 平周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东汉末废。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属北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梁普通六年(525)改为平州县。③亦作平州。南朝宋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

  • 采石津

    亦名南州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梁书·侯景传》: 太清二年 (548) 侯景反,“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军于此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