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
又称宝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南隅。《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水目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宝华山。山颠有泉,深不可测”。山上有水目寺。
又称宝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南隅。《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水目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宝华山。山颠有泉,深不可测”。山上有水目寺。
在今宁夏银川市东北。《新唐书· 吐蕃传》: 大历十三年 (778),“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寇灵州,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方舆纪要》 卷62宁夏镇: 御史渠 “在镇东北黄河外。《唐史》: 郭
即今西藏白朗县南三十里杜穷。清光绪 《西藏图考》 附图7作堆琼。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穷谿。“堆琼”,藏语意为会集。
唐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南长山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大谢戍在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一百二十步。亦唐太宗征高丽时,与乌湖戍同时置。”在今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上。为泛东海之要道。唐贞观中,征高丽时置。
古名诸次水。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佳芦河。源出榆林市西北,东南流径佳县,至县城南入黄河。《宋史· 夏国传》: 李继迁 “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方舆纪要》 卷57葭州: 葭芦河在 “州西五里。中多葭芦,因名
北宋置,属宿迁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城厢镇。金兴定二年 (1218) 改置桃园县。(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城厢)。北宋属宿迁县。(2)今镇名。(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北
①在今浙江桐乡市西。《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车溪在县(治今崇福镇)东北三十六里,南北相距二十余里,接于桐乡之烂溪。”②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方舆纪要》卷82木册长官司:车溪“《志》云,源出木册山,流
即今山西神池县南黄华岭。《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五年(554),“帝(高洋)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神池县南黄华岭。《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北宋置,属曲水县。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北白龙江西岸。《清一统志·龙安府》:方维故城“在平武县东北。……《县志》:方维城在今县东二百二十里”。
①在今江西上饶县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上饶县: 柴门关 “在县北百里,通江南婺源县之要道”。②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一百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9: “负山临河,峭壁镌 ‘秦蜀咽喉’ 四字,出
在今陕西泾县西南。《资治通鉴》:新莽天凤三年(16),“戊辰,长平馆西岸崩,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胡注:“长平馆,即长平观,在泾水之南原。泾水东南流入渭,为岸所壅,故毁而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