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安城

永安城

①唐置,属巂州。在今四川越西县南。《新唐书·地理志》:达仕城“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城当滇笮要冲”。

②即今北京市昌平县城。《方舆纪要》卷11:“明景泰初筑永安城,徙长陵、献陵、景陵三卫于城内。三年,(昌平)县亦迁治焉。正德八年改为州治。”即此。

③一名女王城。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寰宇记》卷131黄州黄冈县:永安城“即楚相黄歇所都。隋改黄州为永安郡取此为名”。清光绪《黄州府志》卷3黄冈县:永安故城“在县北十里。即邾县故城。旧以为黄歇所都,非也。黄歇封春申君,初封淮北十二县,后徙封于吴,见《史记》,安得在此?或谓楚王以此封女。今名女王城”。

④在今陕西三原县北五十里,北魏孝昌三年(527)毛洪宾于此立义栅与萧宝寅作战,俗谓之洪宾栅、洪宾堡。永安元年(528)置北雍州治此。永熙元年(532)将州治迁往杏城,于旧城设永安镇。


(1)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北。相传为楚相春申君黄歇之都。隋为永安郡治所。(2)即今山西省霍州市。东汉为永安县治,北魏又为永安郡治。东魏置永安戍于此。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宇文宪攻北齐,拔洪洞、永安二城,即此。(3)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宋太祖之父葬此,名永安陵。(4)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永安。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守备防守,雍正九年(1731年)移合浦县丞驻此。


猜你喜欢

  • 石墨山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里。《水经·洛水注》:“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 ①春秋滑国都。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左传· 成公十三年》: “殄灭我费滑。” 杜注: “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②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 (鱼城西南)。《左传》: 隐公元年 (前7

  • 海印池

    一名莲花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普济寺前。清许琰 《普陀纪胜》: “海印池在普济寺前……广十余亩。东西各有桥,筑桥成堤,故分三池,中涵清波,湛泓如镜。四山林石倒影。窥之如画。”

  • 土田山

    亦作土白山、土日山。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东南有土田山, 产石碌。”《清一统志·宁远府》:土白山“在州东南三十里。产石绿,有三色。《汉书·地理志》:会无县东

  • 董志镇

    北宋置,属彭原县。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董志乡。明嘉靖二十七年 (1548) 于此筑堡。清仍为镇,属安化县。有县丞驻此。

  • 阳城郡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属司州。治所在阳城县(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县地。东魏天平初属洛州。隋开皇初废。(1)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阳城县(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辖

  • 定陶镇

    唐贞观元年 (627) 降定陶县为镇,属曹州济阴县。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复为定陶县。在山东省定陶县中部偏西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10.4万。镇人民政

  • 百官镇

    即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水经·渐江水注》 引《晋太康地记》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秦至唐长庆二年(822)及1954年至1992年为上虞县治。在浙江省上虞市中部、曹

  • 卢容县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南齐以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附近。属日南郡。东汉因之。西晋属九德军。东晋后废。

  • 淮上

    指今安徽淮水之北。当在今安徽凤台县境。《左传》: 襄公三年 (前570),“晋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