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平镇

永平镇

①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于此置龙津县。

②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光县治此。


(1)古镇名。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改置为龙津县。(2)今镇名。(1)在江西省铅山县中北部、铅山河下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50。五代南唐在此采铅、铜,设铅山场,后以隶永平监称永平镇。保大十一年(953年)始历为县、州治。1949年铅山县人民政府移驻河口镇后,为县辖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设永平镇。产稻、蔬菜,为县黄麻主产区。永平铜矿为国内重要铜矿基地。有耐酸泵、铸锻、水泥、印刷、编织工艺、制革、食品等厂。横南铁路、上分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建大义桥。(2)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部。面积 1159.4 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20。驻勐戛新街。取“永久和平”之意,因名。明、清名勐戛,为土司驻地。1914—1932年置勐戛分县。1934年曾置勐戛镇,后废。1950年为永平区,1958年为永平公社,1962年为永平区。1968年复永平公社,1984年为永平区,1988年改为永平镇。地处勐戛坝子中部。主产稻、甘蔗、花生。有制糖、陶器、农具、食品等厂。为县西部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北接景圈公路。古迹有清建八角亭、迁糯大佛殿、大仙人脚佛寺、文笔塔等。


猜你喜欢

  • 须句

    亦作须朐。周代国名。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春秋时为邾所灭。《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 二十二年 (前638),“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皆此。古

  • 白兰

    羌族的一支。因境内有白兰山,故名。驻牧地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南都兰一带。东晋以后,臣属于吐谷浑。北周保定元年(561)遣使朝贡。《宋书·吐谷浑传》:“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唐时为吐蕃所并。

  • 艮岳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万寿山为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

  • 盱台县

    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史记·高祖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项梁 “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即此。西汉改为盱眙县。东汉复改为盱台县,属

  • 定筰镇

    北周天和三年 (568) 于故定筰县置,属可泉县。在今四川盐源县。唐武德二年 (619) 改置昆明县。

  • 明水

    ①一名汜阳河,亦作范阳河。即古萌水。源出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东北流注于孝妇河。《清一统志·济南府一》: 明水 “诸泉所汇,近水稻田,咸资灌溉,产米最佳”。②即今四川南江县东神潭河。《舆地纪胜》 卷1

  • 泥涌河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之大同河。《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泥涌河 “在新宁县东南。源出百峰山,西南至广海卫烽火角入海”。

  • 二酉洞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翠屏山麓。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1:二酉洞“洞高宽各七八尺,宽敞圆明,其深莫测。两崖石壁天然层叠,状若图书,旁有石窍,别为一洞。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

  • 竹岩山

    在今浙江武义县东。《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竹岩山“在县东十四里。《志》云:县之镇山也”。

  • 明溪站

    元置,在今福建明溪县。明于此置归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