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南郡

汝南郡

①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三国魏徙治新息县(即今河南息县)。东晋移治悬瓠城(即今河南汝南县)。南朝宋泰始中为司州治。北魏皇兴中为豫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改蔡州复置。唐武德初改为豫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758)改为豫州。

②东晋咸和中侨置,属郢州。治所在涂口(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太元时改置汝南县。

③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为东豫州治。治所在南新息县(今河南息县)。隋开皇初废。

④北魏永安元年(528)置,属广州。治所在符垒城(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三十四里大营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⑤又作南汝南郡。南朝宋侨置,属司州。治所在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西魏改为董城郡。


(1)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治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颍河、淮河间,京广铁路线西侧以东及安徽省茨河、西肥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其后治所屡迁,辖境渐小。东晋移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隋开皇初废。大业和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蔡州、豫州为汝南郡。(2)东晋咸和中置,治涂口(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东)。属荆州。后降为县。(3)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置,治南新息县(今河南息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息县。隋开皇初废。(4)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侨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


猜你喜欢

  • 张鲁城

    即关城。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一百里阳平关镇。《水经·沔水注》:浕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元和志》卷22兴元府金牛县:“故关城,俗名张鲁城,在县西三十八里。”

  • 海门公馆

    明嘉靖六年 (1527) 设,属合浦县。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公馆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

  • 秋水堤 (隄)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新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 “东有秋水堤,大和三年刺史韦珩筑。”

  • 奇罗城

    当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安府: 奇罗城 “在府东南, 即奇罗县也,南滨大海。永乐初,张辅追黎贼至闷海口,贼以小舟遁走安, 辅帅舟师追至海门

  • 阿尔瑚

    一作阿尔湖。即今新疆阿图什市北阿湖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喀什噶尔:阿尔瑚在“城东北八十里”。

  • 石城

    ①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五十里石城镇。《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石城“旧传石勒筑此以贮谷,因名”。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或蒙古国南戈壁省境。《方舆纪要》卷63甘肃镇:石城“在居延城北。正统初,蒙古阿鲁台

  • 三堆

    当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或兰州市西北红古区境。《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隆安四年(400),“吕纂来伐,使傉檀距之。纂士卒精锐,进度三堆,三军忧惧”。即此。

  • 虎爪关

    在今四川开县北。明正德 《夔州府志》 卷2开县: 虎爪关 “在县北三里”。

  • 范亭集

    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三十二里范集乡。清宣统 《项城县志》 卷1: 县西有范亭集。

  • 没来国

    故地在今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之奎隆。《新唐书·地理志》:广州通海夷道“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