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池河

池河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池水“出东城县东北,流径东城县故城南。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

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淮河支流。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南流折而东北,经明光市北女山湖,东北流入淮。《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 池水注之。水出东城县,东北流,经东城县故城南, ……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谓之池口也。”

③即古直水。亦名迟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源出宁陕县东北,西南流至石泉县东南入汉水。《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直水”条引《县志》:“池河在县东五十里。源出长安县腰竹岭,南入汉江。世传其水易长难退,故亦名迟河。近河地多良沃,盖即直水,以直、迟声相近而讹也。”


(1)淮河南岸支流。在安徽省中部。《大明一统志》:“池河自庐州府界流入,历定远县南境一百四十里,北流入淮河。”源于肥东县西北之根山,北流经定远县、凤阳县,入明光市女山湖,最后入淮河。长245千米,流域面积 5021 平方千米。(2)古称直水、迟河。汉水北岸支流。在陕西省南部。源于宁陕县城东北龙潭子东南,流经石泉县境,在石泉县凤凰山脚下注入汉水。长119千米,流域面积 1037 平方千米。上游多森林。主要支流有东沙河等。


猜你喜欢

  • 兴宁江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兴宁河。为梅江支流。《元和志》卷34兴宁县:兴宁江“南去县一百八十里”。《舆地纪胜》卷91循州:兴宁水“在兴宁县东南三十七里。自本县石马村叠岫流下,丹阳水口合宁昌溪,流入梅潮州”。

  • 下笮戍

    即下迮戍。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沔水北。《魏书·世宗纪》:景明元年(500),“荆州刺史桓道进攻(萧)宝卷下笮戍,拔之”。即“下迮戍”。

  • 洛溪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洛溪在县东南,源出尤溪县。又有洛阳溪,亦出焉。西北流,合诸小溪水,流入大溪。”

  • 东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是我国佛教净土宗(莲宗)发源地。东晋名僧慧远创建,南朝宋谢灵运凿池种莲,号莲社。唐时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曾到此。初为律寺,宋改为禅寺。南宋绍兴间毁,明洪武六年(1373)

  • 黑牛岭

    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方舆纪要》 卷31章丘县: “黑牛岭在县 (指章丘县旧治绣惠镇) 南百余里。高峻深远,多产巨木。”

  • 东石墟

    即今广东平远县东北东石镇。清设东石汛。

  • 前藏

    西藏旧分康 (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年以前藏太昭 (江达) 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

  • 嘉禾县

    ①南宋景定元年 (1260) 改建阳县置,属建宁府。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元复改名建阳县。《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建阳县,“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改为嘉禾县”。宋时置有银场。②明崇祯十二年

  • 三槽山

    在今四川合川市南嘉陵江磨下沱一带。西岸有南槽、后槽,东岸有石魁槽,故名。《元史·李进传》:己未(1259),“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即此。

  • 蛟湖镇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明属临海县,置巡司于此。清置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