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道河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汤道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迁安县图:东北有汤道河。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汤道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迁安县图:东北有汤道河。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祝阿县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十七里。乾元二年 (759)移驻迁善村 (今山东禹城市)。宋属济南府。元属曹州。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
西汉高帝四年 (前203) 封张耳为赵王,都襄国县 (今河北邢台市),领有秦邯郸、巨鹿、常山三郡。九年 (前 198) 废张氏,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都邯郸县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兼有秦云中、雁门、代
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三十五里粟城村。《水经·清漳水注》: 轑水 “南流径轑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清置粟城镇。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奇(细叶松也)冈子,在(敦化)县西,距吉林城东二百十里。山出伊奇松,故名。坚于他松,其根近水,年久成砮石,所谓肃慎氏之砮也。”
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四十里丹竹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东南有丹竹墟。
又名四顶山。在今安徽肥东县南。《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四鼎山。《方舆胜览》卷48庐州:四顶山,“《郡国志》:魏伯阳炼丹之所”。《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引《县志》:“山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罗星渡)。《方舆纪要》 卷 70珙县: 罗星渡堡 “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后废。洪武中设堡,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清废。
在今河北武邑县北。《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东北,右会张平口故沟,上承武强渊,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故治,故渊得其名焉。”
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中山北路出城处。1921年建,初名海陵门。1931年改称挹江门。
在今河南汝南县南三里。《宋史·孟珙传》:南宋绍定六年 (1232),孟珙与元将共攻金蔡州城,“珙进逼柴潭立栅”。即此。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城南。《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孟珙与蒙古军共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