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城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沁城,“蒙语呼塔勒纳沁,言旷野有鸦,或云果子沟也。回语呼塔什伯拉克。塔什,石也,伯拉克,庙也。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今驻守备,耕民百四十余户”。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沁城,“蒙语呼塔勒纳沁,言旷野有鸦,或云果子沟也。回语呼塔什伯拉克。塔什,石也,伯拉克,庙也。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今驻守备,耕民百四十余户”。
明洪武十年 (1377)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后废。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水经·鲍丘水注》: 洳水 “出北山,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东南流径博陆故城北,又屈径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非也。汉武帝玺书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文颖曰: 博大陆平,取其嘉名而无其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宋 《宝庆四明志》: “ (慈) 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 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属宁波府,永
汉之渊泉县。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三道沟附近。《续汉书·郡国志》 讹作拼泉县。
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沭阳郡。治所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地。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省入怀文县。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4灵寿县: 松阳河 “在县治南,源发楸山,东南流入于滹沱”。
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贾村镇。清乾隆 《重修凤翔府志》 卷2 《市镇》: 贾村镇在宝鸡县 (今宝鸡市) “东北二十里”。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贾村,人口38
又作罗城。今越南河内市。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大罗城路,古交趾,汉仍之。唐置安南都护府。其城在泸江西岸,唐张伯义始筑,张舟、高骈继增修之。(宋)真宗时,郡人李公蕴于此建国。”
或称高加堰。简称高堰。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洪泽湖东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树,接盱眙县界,长九十里。东汉陈登始建。明永乐初陈瑄重筑。万历六年 (1578) 潘季驯再筑。《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高家堰
又名巨公山、磨旗山。即今山东莒县东南六十里,与莒南县交界处之马丌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5:“以形似名。”浔水出此。又称巨公山、磨箕山。在山东省莒南县、莒县交界处。西、北均濒浔河,峰峦连绵,形如马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