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池县

河池县

①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元和志》 卷22河池县: “一名仇池。按仇池山本名仇维山,上有池,似覆壶,有瀑布,其县因山为名。山在成州界,去县稍远,今县所处,谓之河池川,故取以为名。” 《后汉书·公孙述传》: 建武九年 (33),“使 (王) 元与领军环安拒河池”。即此。西晋后废。北魏改置广化县,隋仁寿元年(601) 复改河池县,属河池郡。唐属凤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迁治固镇 (今徽县)。蒙古至元初于县置南凤州 (后改为徽州),至元七年 (1270) 省入徽州。

②北宋初置,属金城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后属宜州。大观元年 (1107) 改为怀德县,为庭州治。四年 (1110) 复为河池县,仍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这路。明天顺六年(1462) 迁治屏风山 (今河池镇东),成化十三年(1477) 复还旧治,弘治十七年 (1504) 升为河池州。1912年复为河池县,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即今河池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 (即今河池市),1983年改为河池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银杏。属武都郡。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公孙述以王元等领军据河池拒汉,来歙等大破之,即此。晋永嘉后废。北魏于此置广化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河池县。大业中属河池郡。唐属凤州。宋开宝五年(972年)移治固镇(今甘肃徽县)。蒙古时为南凤州治。至元元年(1264年)南凤州改徽州,为徽州治。七年省县入州。(2)古旧县名。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属宜州。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升县为州。1912年改州为县。治今河池镇,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1983年撤销,改设河池市。


猜你喜欢

  • 高平川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5西秦录: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

  • 芒部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部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芒布城(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地。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

  • 饮马池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五十三里饮马池村。《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饮马池“在县境西山之阴,水甚清澈,相传石勒饮马处”。

  • 时蓬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 社干戍

    又作社平戍。在今山西五寨县北。《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三年(552),“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资治通鉴》作社平戍。

  • 白沙场

    ①即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七十里白沙。明置巡司于此。后废。②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沙场在县东南八十里……皆明洪武中建。本朝并为白石一场。”③即今四川古

  • 板城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涞水县北。天宝后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板城。属易州。天宝以后省。

  • 沙偏岭

    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盘岭。《金史·太祖纪》:“太祖……既度盆搦岭,不见敌, 已而闻敌乃守沙偏岭以拒我。及至撒改军,夜急攻之,迟明破其众。”即此。

  • 黑斤部

    即赫斤部或赫金部,又称赫哲部。清初分布于我国东北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清吴桭臣 《宁古塔纪略》: “时逻车国人造反,到乌龙江黑斤诸处抢貂皮,锋甚锐。”

  • 安息墟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安西镇。《清一统志·赣州府二》:安息墟“在信丰县东南六十里,安息水所经”。在今江西省信丰县东南。清属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