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沙碛、弋壁。绿洲断续相连,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牧业较为发达。自古以来是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等地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又称甘肃走廊。在甘肃省西部。南、北介于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间,东以乌鞘岭为界。东西绵延约 1000 公里,南北宽10~100千米,因形似走廊,又在黄河以西得名。平均海拔 1000~1500 米。气候干旱,戈壁和沙漠广布。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出山后形成成片绿洲,灌溉农业发达。自古为交通要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及现代的亚欧第二大陆桥组成路段、兰新铁路均经此。


猜你喜欢

  • 左各庄

    即今河北文安县东北四十四里左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文安县图:东北有左各庄。

  • 卜鲁丹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波罗穆丹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波罗穆丹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欢墩埠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西南欢墩镇。清光绪《赣榆县志》卷3:“又西去治七十里欢墩埠镇。”

  • 钟 (鍾) 家园堤 (隄)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 条下:钟家园堤 “在府 (今临江镇) 东南十余里。《志》云,堤当袁、赣二水之冲,修筑为艰。隆庆三年修城复坏,以沿堤皆沙砾,易于消溃也。

  • 塔西河

    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东南塔西河哈萨克民族乡。清 《林则徐日记》 (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 塔西河,“此地居民甚盛,闽中漳、泉人在此耕种者数百家,皆遣犯子嗣,近来闽、粤发遣之人亦多分配于此”。

  • 白雪楼

    唐建。在今湖北钟祥市市西。《寰宇记》卷144郢州长寿县:“白雪楼基在州子城西。”《舆地纪胜》卷84郢州:白雪楼,“《图经》: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白雪楼冠其上。石城之名本此”。

  • 大诸葛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六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大诸葛堰“在保山县南法宝山下,周遭九百八十余丈,中深二丈,汉诸葛武侯所浚。岁久淤涨,明成化三年巡按朱修筑,水分口为三,泄以灌田,俗呼为大海子

  • 沙营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沙营乡。清废。

  • 铁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遂溪县引 《元和志》: 铁杷县 “以县西铁把水以为名”。大业三年 (607) 属合浦郡。唐武德四年(

  • 贺兰山岩画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共有二十余个沟口,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有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等。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出行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