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泰陵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

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

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史家山东。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北二里。

④清世宗雍正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


(1)俗称隋陵,又名杨家陵。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五泉乡三畴原上。为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的合葬墓。呈覆斗状,高20米,基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72米。陵前有清代“隋文帝泰陵”石碑。有莲花、菩萨形象饰纹的瓦当遗物,为国内罕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15千米金粟山上。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玄宗于宝应初年葬此。据《陕西省志》载,泰陵陵内封地方圆达38千米,分内、外城,平面布局酷似长安城(今西安市)。陵垣内尚存石人、石狮、华表、石马等大型石刻30余件,大部基本完好,为盛唐雕刻艺术的佳作。


猜你喜欢

  • 博固城

    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54聊城县: 博固城,“ 《隋图经》 云,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

  • 石旧县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禄劝州。治所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五里旧县。《元史·地理志》:“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 故名, 今讹名石旧。”明正德中废入州。古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

  • 北野县

    唐永徽五年(654)析歙县北部置,属歙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竦口村。以在州城北郊为名。大历五年(770)废。古县名。唐永徽五年(654年)置,治今安徽省歙县东北。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

  • 凉风殿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邺中记》 载: 昭阳殿 “西有长廊,通西阁,阁内有凉风殿”。

  • 南行唐县

    西汉置,属常山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北三十里故郡村。东晋改为行唐县。《晋书·慕容垂载记》: 东晋太元十年 (385),“翟成长史鲜于得斩成而降,垂入行唐,悉坑其众”。即此。古县名。西汉以南行

  • 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元年》:伍员曰,少康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杜注:“纶,虞邑。”《元和志》卷7宋州虞城县:“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

  • 雉头山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方舆纪要》 卷58平凉府镇原县: 雉头山在 “县西三十里。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本一山而异名”。

  • 千峰寺

    北魏时建,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北魏时建,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扩建,改名为白云寺。

  • 涿鹿中卫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置,直隶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后废。明永乐中置,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九年(1652年)省入涿鹿卫。

  • 楠木村

    又作南木园、楠木园。即今湖北巴东县西楠木园镇。明嘉靖 《归州全志》 卷2 《坊市》: “楠木村,(巴东) 县西五十里,临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