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洛阳

洛阳

①古都之一。本名成周,战国时改名洛阳。以在洛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武元年 (25) 建都于此。故址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三国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以后) 亦都此。《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 隋大业初于汉魏故城西十八里营建东都,隋 (炀帝)、武周、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故城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南北、瀍水东西,称为隋唐故城。今洛阳旧城改筑于金哀宗时,仅当隋唐故城洛北瀍西一小部分。

②即今福建惠安县西南洛阳镇。旧属晋江县,清初置洛阳巡司于此。因洛阳江为名。


中国古都之一。三国前作雒阳,三国魏改洛阳。后也有通用。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为成周城所在。战国改称雒阳,以在雒水北得名。秦置县,为三川郡治所。汉后又历为河南郡、司州、洛州、河南府、河南路治所。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宣宗以后)皆为陪都。公元23年更始帝亦建都于此。战国至西汉是全国性商业都市之一。东汉、魏晋及隋唐时代成为当时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汉魏故城在今白马寺东、洛水北岸,北魏时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内有街坊三百二十二,宅里二百二十。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即今洛阳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隋大业初建,城跨洛水南北、瀍水东西,周回五十二里。城内隋时设东、南、北三市,唐时增设西市,为当时著名国际市场。今洛阳旧城改筑于金哀宗时,仅有隋唐故城一小部分。


猜你喜欢

  • 怀仁县

    ①南朝梁普通中置,为怀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西魏废帝二年(552)改为普宁县。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属义塘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三十六里城头乡。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赣榆县西

  • 孟店镇

    北宋置,属云阳县。即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孟店村。古镇名。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东北。北宋时属云阳县。

  • 花甲寺

    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二十八里。村中有清泉寺。相传元末华云隐居于此,故名华家寺。后讹为华甲寺。此地发现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 张柔城

    在今河南杞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47杞县:“县北七里有张柔城。元张柔镇雍丘,城被水所圯,乃于城外筑新城,创置廨宇。”即此。

  • 桑植安抚司

    元置,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至正末废。明永乐四年 (1406) 复置,属九溪卫。清雍正七年 (1729) 废。元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属岳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至正末废。明

  • 信义水

    又名窦江。即今广东高州市北之窦江。《九域志》 卷9: 高州信宜县有信义水。《清一统志·高州府》: 窦江,“ 《九域志》: 信宜县有信义水即此”。

  • 会理县

    1913年改会理州置,属建昌道。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据《元史·地理志》 载:会川路“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会理当以此而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 定番州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于旧程番府治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13年改为定番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清咸丰十年(1860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入据定番

  • 恩洽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长柳川

    在今甘肃卓尼县境。《晋书·乞伏炽磐载记》:东晋义熙九年(413),“炽磐率诸将讨吐谷浑别统支旁于长柳川、掘达于渴浑川, 皆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