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阳县

济阳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济阴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 废。

②南朝宋侨置,属马头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南齐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分冤句县置,属杞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元年 (627)废。

④唐景龙元年 (707) 于梁邹城置,属淄州。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元和十五年 (820) 并入高苑县。

⑤金天会七年 (1129) 析临邑、章丘二县地置,属济南府。治所即今山东济阳县。元属济南路。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1)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东汉光武帝出生于此。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曹州、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冤句县。(2)唐景龙元年(707年)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属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废,并入高苑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属济南市。面积 1075 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济阳镇。春秋为犁邑地。南朝宋侨置临邑县。北齐属齐州。隋属齐郡。唐属齐州。北宋末属济南府。金析章丘、临邑二县置济阳县,治今址。属济南府。《郡县释名》山东卷上:济阳县“以在济水北,故名”。又清乾隆《济阳县志》:“邑在大清河之北,本济渎也。自清河合济入,通得济之名。济水绕其南,故曰济阳。”元属济南路。明、清属济南府。1913年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0年属鲁北第二专区,1944年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属泺北专区,1950年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惠民专区。1958年并入临邑县,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置,属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89年划归济南市。县境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徒骇河经此。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棉花、小麦、玉米、蔬菜、稻为主。工业有纤维板、水泥、纸张、陶瓷、汽车球柄、黑陶等厂。220国道、枣临公路经此。古迹有玉皇冢“大汶口文化”遗址、刘台子龙山商周文化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北孟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七十里北孟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北孟集。因地处孟山之北,故名。1945年为昌南县人民政府驻地。

  • 亦河

    即碎叶水。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元刘郁《西使记》:契丹故居“有河曰亦,运流汹汹东注”。即此。

  • 土尔扈特部

    ①明代厄鲁特四部之一。游牧地在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一带)。明末为准噶尔所逼,徙居欧洲伏尔加河畔,数传至渥巴锡,因不堪沙皇俄国的压迫、掠夺,复率部东归内附,诏以汗渥巴锡所领乌纳恩

  • 皋虞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皋虞。元封元年 (前110) 封胶东康王子建为皋虞侯。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属琅邪郡。王莽时改盈庐县。

  • 马街子

    即今云南西畴县西南马街乡。清有把总驻此。集镇名。在云南省南华县西南部。人口162。红土坡乡人民政府驻地。旧时逢十二生肖马日在此赶集,故名。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等。有公路东北接昆畹公路。

  • 朝歌

    商代帝乙、帝辛 (纣) 别都。即今河南淇县。西周为卫国都。春秋属晋。《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伐晋,取朝歌”。战国为魏邑。《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二年 (前241),“秦拔我朝歌

  • 刘仲城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水经·河水注》:徐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径汉武帝登仙宫东,东南流绝强梁原,径刘仲城北,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史记·高祖本纪》:“代王刘仲弃国亡, 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因

  • 羊渠县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置,属固陵郡。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苎溪河东岸)。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建安二十一年,以朐忍、鱼复、汉丰、羊渠及宜都之巫、北井六县为固陵郡。”三国蜀汉建兴八年(230)

  • 札喀关

    即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三道关。为后金边防要地。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征叶赫部,分兵守此,以御明兵。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三道关,为后金边防要地。天命四年(1619年)努尔哈赤征叶赫部,分兵守此

  • 咸平卫

    即武平卫。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