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津镇
本名直沽,元延祐三年 (1316) 改名海津镇。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至正九年 (1349) 设镇抚司。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右卫,自此遂称天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海津镇” 条下载: “ 《旧志》,天津本边口关名,在良乡县北百余里,自永乐改置三卫,天津之名,遂移直沽矣。”
古镇名。旧名直沽。元延祐三年(1316年)改海津镇,即今天津市。明永乐三年(1405年)天津卫移治于此。
本名直沽,元延祐三年 (1316) 改名海津镇。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至正九年 (1349) 设镇抚司。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右卫,自此遂称天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海津镇” 条下载: “ 《旧志》,天津本边口关名,在良乡县北百余里,自永乐改置三卫,天津之名,遂移直沽矣。”
古镇名。旧名直沽。元延祐三年(1316年)改海津镇,即今天津市。明永乐三年(1405年)天津卫移治于此。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麓西林寺。宋太宗赐名 “太平兴国乾明禅寺”。为庐山著名寺庙之一。②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苏轼有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诗。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八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②在今甘肃临洮县北。《晋书· 乞伏乾归载记》: “炽盘以长安兵乱将始,乃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北之根河。《明史》作坚河,设坚河卫于此。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方舆纪要》卷98福州府长乐县“黄崎寨”条:“《志》云,县有仙崎寨、广石寨、东山寨,与黄崎为把截四寨。”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石浦港。《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大石浦,“《志》云:上承吴淞江,南接三林港,出淀山湖。元至治初,尝浚石浦以东诸塘浦。明宏治中及崇祯末,屡尝开浚。其相近者曰小石浦”。
又作青科鉴、顷科杰。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北崔久。“琼科尔结”,藏语意为法轮王、大法轮。
清置,属曹县。即今山东曹县东南望鲁集乡。古镇名。即今山东省曹县东南望鲁集。
即今浙江永康市南十里崇道乡麻车头。明置义丰乡巡司于此。清废。
明改百尺镇置,属太和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
元置康佐砦。明洪武十九年 (1386)改置康佐长官司,属普定府。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后属镇宁州。清乾隆年间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属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