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润州

润州

①隋开皇十五年 (595) 置,治所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市)。《元和志》 卷25润州: “城东有润浦口,因以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620) 复置,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镇江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润州。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句容、镇江、丹徒、丹阳、金坛等市县地。建中三年 (782) 置镇海军,宋初仍为润州。开宝八年 (975) 又置镇江军,政和三年 (1113) 改为镇江府。

②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海阳县 (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金皇统三年 (1143) 废。


(1)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延陵县(唐改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复名润州。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镇江府。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为南北交通枢纽。(2)辽置,治海阳县(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抚宁县东北部及秦皇岛市。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青岚山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峰峦陡峻,纤回难上。驿道经其上,曲折上下约四五十里。其顶名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59巩昌府安定县: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山多岚气”。

  • 箕陵县

    东汉改桢陵县置,属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后废。古县名。东汉时改桢陆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河县西北。属云中郡。后废。

  • 柏墩市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三十八里桂花镇驻地柏墩。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咸宁县南有 “柏墩市”。

  • 苦溪

    指今安徽歙县东南新安江。因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号称苦溪。《寰宇记》 卷104歙县: 苦溪 “在县东南。从扬之水东南下抵深渡,名曰八十里苦。 其中乱石, 洪港斗折,

  • 宋崇水

    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宋隆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宋崇水在“府东南九十里。西北流,至府南(东)二十五里宋崇渡口入大江。有鸬鹚峡水注焉,本名宋隆,以故郡为名。唐讳隆曰崇。《志》云:鸬鹚峡水源出高

  • 复 (復) 州河

    旧名沙河。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河。《清一统志· 奉天府一》: 复州河 “在复州城东十五里,旧名沙河。…… 《通志》: 今河源出安博罗山,西南流至北汛口入海,即沙河也”。

  • 汉昌县

    ①东汉章帝改苦陉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三国魏改为魏昌县。②东汉永元中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三国蜀汉属巴西郡。南朝宋初废。③东汉末析罗县东境置,为汉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南平

  • 大畈特别区设治局

    1934年4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由阳新县大部分及大冶、鄂城、咸宁、通山等县部分地析置,治所在大畈(今湖北通山县东北大畈)。后废。

  • 安陵县

    ①西汉惠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西晋废。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

  • 大程集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1941—1950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涟东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