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水县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62) 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 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 “清水之盟”。大中二年收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 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宋初复还旧治,后又移治今清水县。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 (1729) 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三十余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桂溪县。

③北宋改万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北县坝。《元丰九域志》 卷8: 万岁县有“清水”,县以此名。元废。古县遗址尚存。


(1)古县名。(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垫江县东北。属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桂溪县。(2)北宋时改万岁县置,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属开州。元时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南部、牛头河流域,东邻陕西省。属天水市。面积2012平方千米。人口30.4万。辖2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析上邽县置清水县,治今县西北,属天水郡。因地处陇山,《三秦纪》称“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故名。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年)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移治上邽镇,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北宋又移于今清水县。属秦州。元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废州,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复名清水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缘。牛头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籽等,盛产大麻、苹果。工业以建材、针织、酿酒等为主。天清、天张公路经县境。名胜古迹有永清堡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白土崖西汉赵充国墓。汤浴温泉为全国著名温泉之一,建有甘肃省清水温泉疗养院。


猜你喜欢

  • 彭城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此。西汉为楚国治。东汉为彭城国治。三国魏为徐州治。东晋为北徐州治。南朝宋为徐州、彭城郡治。隋为彭城郡治。唐为徐州治。天宝元年 (74

  • 朱桥镇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清一统志·莱州府二》:朱桥镇“旧有递运所,明万历中裁。本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移县丞驻此”。(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

  • 三舍羊峒和药寨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九寨沟镇。清雍正二年(1724)置三舍羊峒和药寨土百户。

  • 歇浦

    即黄歇浦。今上海市境黄浦江之别称。《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黄浦江 “战国时楚黄歇凿其旁支流,因称为黄浦,亦称春申浦”。按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港浦传说甚多,多出于黄歇开浚,例如浙江吴兴黄浦,江苏江阴申港、

  • 於陵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四十里临池镇东北。《孟子·滕文公下》: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 《元

  • 大阳集

    亦作大羊。即今山东东平县北大羊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舆图志》:东平州(今州城镇)东北有大阳集。

  • 刘庄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刘庄镇。《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刘庄在府东南百五十里。嘉靖三十八年,倭据庙湾,东侵淮安,官兵败之于姚家荡,又败之于刘庄,贼复遁入庙湾,寻败走。官军追至虾子港,贼乘舟开洋遁去。”村

  • 新江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 新江 “唐咸通中郡守颜遐福奏开,以通湖南,才十余里而辍。故迹犹存”。②即今广东西江支流新兴江。源自广东新兴县,北流至高要市东入西江。《寰宇记》 卷

  • 大汶口遗址

    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六十里大汶口村南。地处大、小二汶水会合处。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后来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1982年定为全

  • 玉山街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玉山镇。民国《建瓯县志》卷6乡市:“玉山街,南才距城百里,通古田要道。物产笋菰,矿最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