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滇池

滇池

又称滇池泽。即今云南中部之滇池。《史记·西南夷列传》: “��至滇池, 方三百里, 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对滇池的解释,《文选·蜀都赋》 刘逵注引谯周 《异物志》: “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似如倒流,故俗云滇池。” 王先谦 《汉书补注》: “颠与滇同,以颠主义,顶也,皆因滇池居地高颠之故。” 近人于希贤在 《滇池地区的历史地理》中,解释为滇池水系的奇河倒流现象。近年,人们对传统说法提出了怀疑。任乃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认为: “其为夷语旧称可知,安得有取于颠倒之义哉。”刘琳 《华阳国志校注》 认为: “盖滇本当地少数民族对此湖的称呼,汉人译其音加水旁作滇耳。” 唐代,滇池仅指南部的水海,北部的草海又称昆池。唐樊绰 《蛮书》 卷2: 昆池,“土蛮亦呼名滇池。案今晋宁川中,自有大池在东南,当是滇池。水不可呼池,乃蛮不能别”。


古称大泽、滇池泽。滇与甸同音,系古代彝民所指“坝子”,意“坝子中的湖泊”。又称昆明湖、昆明池。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汉书·地理志》:滇池县“滇池泽在西北”。《华阳国志·南中志》:“有泽水,周围三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旧唐书·地理志》昆州晋宁县(今县东北晋城):“有滇池,周三百里。”《蛮书·山川江源第二》:“今晋宁川中,自有大池在东南,当是滇池。”为断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1886.3米,历史上面积为现有面积的3倍,由于历年围湖造田,现存面积297.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5.87米,蓄水量11.69亿立方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主要入湖河流有盘龙江、东白沙河、宝象河、洛龙河、大河等。盛产银鱼、鲫、鲤、虾。具供水、防洪、航运、养殖之利。湖面烟波浩渺,景色佳丽,湖滨旅游景点有大观楼、西山龙门、太华寺、华亭寺、筇竹寺等。


猜你喜欢

  • 陈山寨

    在今福建沙县西南。《明通鉴》:正统十三年(1448),“(邓)茂七据此, 自称铲平王,设官厅,攻陷县”。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南。《明通鉴》卷二四,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据此,自称“铲平山”,设官厅

  • 白玉州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土司南部地置,属登科府。治所在麻陇(今四川白玉县)。“白玉”,藏语意为“吉祥盛德之地”。1913年改为白玉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四川省白玉县。1913年降

  • 丁汲镇

    亦作丁级镇。北宋置,属六安县。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北五十里丁集镇。

  • 白豹水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57郴州:白豹山“又有白豹水,源出白豹山”。《方舆纪要》卷82: 白豹水“源出白豹山, 流合郴水”。

  • 高丽岭

    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高丽岭在 “ (珲春)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 车突谷

    在今山西临县北。《资治通鉴》:南朝齐建武三年(496),北魏朔州刺史元彬行汾州事,“彬遣统军奚康生击叛胡,破之,追至车突谷,又破之”。在今山西省临县北。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吐京胡叛,汾州刺史元

  • 自由县

    1927年析登封、洛阳、临汝、伊阳四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伊川县东二十二里白沙乡)。1932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洛阳县巽区大部,登封县之吕店、余四二里,临汝县之梁家河、南卫

  • 乌尤山城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乌尤山。《宋史·度宗纪》:南宋咸淳九年(1273)九月,“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城嘉定乌尤山”,即此。

  • 大斧山

    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汉山。《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大斧山”。

  • 牛市屯集

    一名牛屯集。即今河南滑县西南牛屯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牛市屯集,距城七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