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滏阳河

滏阳河

亦名滏水。古漳河支流。宋元以后,漳河南徙,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清一统志 · 广平府一》: 滏阳河,“ 《旧志》: 滏有二源: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至临漳县西十五里入漳。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珵,以磁州地低洼,导水北流,从邯郸界径永年、曲周入漳,由是经流遂壮,南尽淤。《磁州志》: 滏水至州南绕城东北,流至阎家浅入邯郸界,又东北至府城南,又绕城东北,至曲周县东,昔时漳滏合流于此”。


子牙河南源。《山海经·北山经》:“神囷之山……滏水出焉。”《淮南子·墬形训》高诱注:“其源沸涌,势如釜中汤,故曰釜。”民国《任县志》:“滏阳河原名滏水,宇文周置县于滏水之阳,因以名县,后乃以县名转称于河。”在河北省西南部。由源出太行山东坡的沙河、泜河等水汇合而成,东北流到献县县城附近和滹沱河汇合为子牙河。长413千米,流域面积为1.77万平方千米。支流有白马河、槐河等。旧时常有水患。建国后建有朱庄、口上、临城等水库和蓄洪工程,并另辟滏阳新河,以减免灾害。


猜你喜欢

  • 福源山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金顶镇) 北。《方舆纪要》 卷117兰州: 福源山 “在州(今金顶镇) 北十里。延亘而东南,凡五十余里”。

  • 卢沟桥

    一作芦沟桥。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名卢沟河,桥以河得名。辽代为木桥或浮桥,《宣和乙巳奉行使程录》:“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金改建石桥,《

  •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诗经·邶风·泉水》: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诗经·邶风·泉水》:“思须与漕”,即此。

  • 嵩阳书院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北宋改名太室书院,后改为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讲学于此。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元改为嵩阳宫。清复为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

  • 万安街

    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万安镇。清道光《休宁县志》卷1:万安街在“县东五里, 长三里”。

  • 白云寺

    ①即今河南临汝县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风穴寺。北魏时始建,初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代又加扩建,改称白云寺。唐开元时所建七祖塔至今犹存。②在今四川奉节县城北。唐李白寓蜀时,有《白云寺》诗刻悬崖间。

  • 新丰 (豐) 市

    ①即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新丰街乡。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江苏靖江市西新丰。《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新丰市镇 “在靖江县西三十五里”。

  • 五乡碶市

    即今浙江鄞县东五乡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五乡碶“距城三十里”。明嘉靖间该地有东碶桥、西碶桥、皎碶桥、江碶桥、鄮碶桥等五座碶桥,总名五乡碶。因此得名。

  • 感化军

    ①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 (870) 置,治所在徐州 (今江苏徐州市)。天复二年 (902)废。②五代方镇名。后梁置。治所在华州 (今陕西华县)。后唐改为镇国军。唐方镇名。咸通十一年(870年)置,治彭

  • 昔岭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昔岭 “在绥靖屯东一百九十里”。《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征大小金川,定边将军温福由功噶进兵,“以贼扼险不得进,别取道攻昔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