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丘县

灵丘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东汉初废,末年复置。三国魏属中山国。西晋废。北魏复置灵丘县,为灵丘郡治。治所即今灵丘县。北周为蔚州治。隋大业初属雁门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属蔚州,寄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东北十五里阳曲镇),七年(624)寄治繁畤县(今繁峙县西),八年(625)寄治秀容县北恒州城(今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还治今灵丘县。金贞祐二年(1214)升为成州。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临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 2730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武灵镇。《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武灵王葬此,因氏焉。”《寰宇通志》:“以东南山有赵武灵王墓,故名。”西汉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废。故址在今县东北魏复置灵丘县(移今治),属司州;太和年间改属恒州。北齐置蔚州,北周立大昌县。隋开皇初废郡,又废大昌县入灵丘县。隋末废灵丘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灵丘县,寄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寄治繁畤县(今繁峙县),八年寄治秀容(今忻州市);贞观五年(631年)徙至今县城,属蔚州,天宝至至德年间又历属安边、兴唐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蔚州。辽仍属蔚州。金贞廞二年(1214年)升灵丘县为蔚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宣德府蔚州。明属大同府蔚州。清属大同府。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年属晋北专区。1961年属雁北专区,1967年改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晋北高原东北边缘,太行、五台、恒山三县之间。唐河、冉庄河、独峪河、三楼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玉米、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花岗石、石棉、萤石、珍珠石、铜、黑砂石、冰洲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京原铁路、108国道、大涞、灵广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辽觉山寺塔、平型关战斗遗址、杨庄白求恩展览馆等。


猜你喜欢

  • 琉璃关

    明置,属南江县。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琉璃关 “关口有石磴,巉岩为险”。

  • 贝矶

    在今湖北鄂城市西北长江南岸。《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徐文盛军贝矶,任约帅水军逆战, 文盛大破之”, 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贝矶北,庾仲雍谓之沛岸矣”。

  • 彪溪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西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 彪溪在“县西五十里。《志》云:县境之水自庆元界来,又自龙泉县大溪诸水分流入境,回环曲折,合县境诸溪流,经县北,东注青田之大溪”。

  • 南阳矶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长江江滨,接浠水县界。《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南阳山南,又曰芍矶,亦曰南阳矶。仲雍谓之南阳圻,一名洛至圻,一名石姥。水势迅急。”

  • 黄碧村

    即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新碧镇驻地黄碧村。清光绪 《缙云县志》 都图: 县北有黄碧村。

  • 董学邨

    即今河北故城县北董学村。《清一统志·河间府二》: 董学邨 “即董仲舒故居也。…… 《县志》: 今名董学邨, 在县北三十里清河北乡, 明初分属故城”。

  • 乾元县

    唐乾元元年 (758) 改安业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寻改属商州。五代汉乾祐二年 (949) 改名乾祐县。古县名。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安业县改置,治今陕西省柞水县,属京兆府。五代汉乾祐

  • 建昌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地。元升为建昌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建武军改名,治南城县(今属江西)

  • 石榴树

    即今江苏东海县北石榴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海州西有“石榴树”。

  • 顺义军

    五代方镇。后唐改岐静胜军置。治所在耀州 (今陕西耀县)。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唐改静胜军置,治耀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耀州(梁改崇州)、鼎州(梁改裕州)。北宋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