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关路
即夏阳路。以灵关(今宝兴县南灵关镇)为名。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经芦山县、宝兴县,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寰宇记》卷77雅州芦山县:“灵关路在县界,去蕃界八日程,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其险也, 以绳为桥。其外不知里数。”
即夏阳路。以灵关(今宝兴县南灵关镇)为名。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经芦山县、宝兴县,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寰宇记》卷77雅州芦山县:“灵关路在县界,去蕃界八日程,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其险也, 以绳为桥。其外不知里数。”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清康熙 《新修宜良县志》: “宜之为言,善也; 良,易直也。” 民国 《宜良县志》: “纪良,山名,在城西北十里,州因山名焉。” 至元二十
在南海中中国的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中部。东距屏南暗沙7.3海里,东北距漫步暗沙3.8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乐西暗沙。
北魏置,属凉州建昌郡。治所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后废。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即今山西忻州市南之牧马河。《方舆纪要》卷40忻州: 牧马水在 “州南七里。源出州西南五十里白马山,东北流经三交村,有牛尾庄水流合焉。又东经州南,而东北入定襄县界,合三合水,下流注于滹沱。有灌溉之利”。
在今山东高青县北。即漯河之别名。《方舆纪要》 卷35谓 “ 《汉志》 ‘漯水至千乘入海’ 即此,后讹为隔会水。隋盖以此名县 (会城县)。今堌”。
又作北塔。在今辽宁朝阳市北塔街,与南塔遥相对峙。创建于北魏,为木塔,唐始修砖塔,今塔为辽代整修。为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8.7米。须弥座南面有一壶门,门内外雕莲花、火焰、兽面衔花、骑兽人物图像
即今湖南宜章县西南黄沙镇。《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 “白沙镇” 条下: “又县西南九十里为黄沙堡,俱洪武二十七年置。”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韶州府》:天德寨“在乳源县东十五里。一名石门寨。周回砌石如城。元至正中郴寇陷城,义士邓可贤率乡民固守于此”。又称石门寨。在今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元至正中,“郴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九十五里营前。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兴国县东有营前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