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港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石牌港“在县东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横河。《志》云:县东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横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张士诚遣兵袭江阴,明师败之于石牌港,即此”。
②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
在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因石牌山得名。宋、元皆置巡检司。明初,张士诚袭江阴,败明师于石牌港,即此。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石牌港“在县东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横河。《志》云:县东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横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张士诚遣兵袭江阴,明师败之于石牌港,即此”。
②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
在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因石牌山得名。宋、元皆置巡检司。明初,张士诚袭江阴,败明师于石牌港,即此。
西晋改显亲县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北周废。见“显亲县”。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三十里滨江。《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白石矶“白石巉岩”,故名。
东汉改朝阳县置,属济南国。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七十二里码头乡。以南阳郡有朝阳,故此称东朝阳。西晋属乐安国。南朝宋复改朝阳县。古县名。东汉永平年间以朝阳县改名,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甜水村。因南阳郡有朝
又作杨林口、杨林河口。在今安徽和县东长江边。《续资治通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王权自采石夜还建康,既而复如采石。时金主亮率大军临西采石杨林渡已数日”,即此。又作杨林口、杨林河口。在今安徽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门外。1942-1945年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于此。
又名黄冈铺。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黄土岗镇。《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太平市” 条下: 黄土市 “今为戍守处”。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明《寰宇通志》卷37临江府:太平江“在府治(今临江镇)西三十里。自蒙山之阳八十四源合流入袁江”。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五十里石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石罅墟。
即今江苏靖江市南八圩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靖江县:“八圩镇在城南一十五里。”在江苏省靖江市南部,南濒长江。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公所桥,人口3000。镇以境内八圩港命名。19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永清场“即流湖场,在治东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