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砫宣抚司

石砫宣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改石砫军民安抚司置,属重庆卫。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明史·四川土司传》:“石砫,以石潼关、砫蒲关而名。”嘉靖四十二年(1563)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


猜你喜欢

  • 阿史不来城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西。《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顿建城, 又五十里至阿史不来城。”

  • 礼舍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礼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礼舍(镇)。

  • 敦薨山

    即今新疆天山。《山海经· 北山经》:敦薨之山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 (东) 流注于泑泽”。《水经·河水注》: 敦薨之水 “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即此。古山名。《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

  • 比苏县

    又作芘苏。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境。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属河阳郡。东晋成帝时为西河郡治。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武帝时置,治今云南省

  • 虎尾溪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虎尾溪 “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 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

  • 东下冯遗址

    在今山西夏县东北四十里东下冯村北青龙河两岸的台地上。总面积约25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1974—1979年进行发掘。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黄褐色土层,发现有汉唐瓦片和宋元瓷片;第三层为

  • 三渣

    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 梅坪洞

    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梅坪洞 “在县 (今老城镇) 西八十里。石壁高耸,中可容数百人”。

  • 杏林镇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杏林镇“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1)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曾营。因杏林村得名。1957年由

  • 伊通县

    1913年改伊通州置,属吉林省吉长道。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伊通满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伊通州改置,治伊通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