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三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石金山“高六百仞,周三十里,出众山之上。相传为甘露大士道场。每夕常显光相,大率如五台、庐岳所见,然不知所始”。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三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石金山“高六百仞,周三十里,出众山之上。相传为甘露大士道场。每夕常显光相,大率如五台、庐岳所见,然不知所始”。
东魏元象二年 (539) 置,属洛州。治所在河阴县 (今河南孟津县北)。隋开皇初废。东魏元象二年(539年)置,治河阴县(今河南孟津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孟津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即今江西吉安市南泸水。《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神冈山水 “在府城西南。源有二,一出袁州府萍乡县界泸潇山,百八十里至安福县,东北流八十里,与永新水合; 一自永宁县浆山鹅岭,二水通永新江。其间有
亦作凯歌河。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 (秀山河)。《方舆纪要》 卷73邑梅洞长官司: 凯过河在 “司西北二十里。源自乌罗三洋溪流出,会买赛河,东入辰州大江。旁有凯子砦,行者于此过渡”。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扶欢。为溱州治。北宋时降为寨。
五代时置,属寿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北。金兴定四年(1220)改置晋州。
①又称金台、燕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文选》 卷 28 《乐府·放歌行》: “将起黄金台”,李善注引王隐 《晋书》 曰:“段匹䃅讨石勒, 进屯故安县故太子丹金台。” 《清一统志·
①西晋改绵虒道置,为汶山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东晋后废。②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属蜀郡。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隋仁寿初废。③隋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茂县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属归化郡。后废。
唐武德二年 (60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贞观十年 (636)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洋木桥)。先天元年 (712) 改为盈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水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