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堡
明正德七年 (1512年) 初置,属金州。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二里。同年十一月升为紫阳县。
明正德七年 (1512年) 初置,属金州。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二里。同年十一月升为紫阳县。
亦作新地墟。即今广西苍梧县南五十里新地镇。清同治 《梧州府志》 卷2: 苍梧县有新利墟。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北宕渠郡置,为渠州治。治所在流江县 (今四川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广安等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治流江县(今四川渠
元代对萨迦的异称,在今西藏萨迦县。《元史·释老传》 称: “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 其地有萨迦北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教派 (花教)祖寺。
①泛指华夏东部。《尚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宋蔡沈《传》:“宋亳在东,故曰东夏。”②指中国东部地区。《后汉书·袁绍传》:建安五年(200),移檄州郡曰:“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镇海卫。治所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东沙。嘉靖中移治新城内 (今崇明县西北三星镇)。后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属镇海卫。嘉靖中移治新城。三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团湖坪“在县北。宋末张孝忠与蒙古战于此,力竭死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南团湖山下。南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古名大伍山。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与孝昌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大悟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广六里,上有平畴可耕种,其下为狮子岩。一名上界山”。在湖北省孝感市东北与大悟县交界处。隋称
①即今安徽寿县西南板桥镇。明嘉靖《寿州志》 卷3: 板桥 “南五十里,王莹建”。清光绪《凤阳府志》 寿州: 板桥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②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桥集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蒙城县有板桥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在浇河城 (今青海贵德县南)。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陷于吐谷浑。北魏废为浇河戍。《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
在今陕西礼泉县北六十里。《寰宇记》 卷26醴泉县: “承阳山,石泉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