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岩
又名斜岩、紫虚洞、重华岩。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斜岩 “在县南二百余步 (里),古木苍烟,石田棋布,岩窦可二丈,其中深不可及……执炬而入,但见峻崖峭壁,寒泉寒风,滴乳如佛像,如车盖,如花果,如器皿,如飞走。唐薛伯高命名。至道初,太守张观名曰紫虚洞,有寇莱公题名在焉”。明嘉靖中改名重华岩,又称紫霞岩。
又名斜岩、紫虚洞、重华岩。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斜岩 “在县南二百余步 (里),古木苍烟,石田棋布,岩窦可二丈,其中深不可及……执炬而入,但见峻崖峭壁,寒泉寒风,滴乳如佛像,如车盖,如花果,如器皿,如飞走。唐薛伯高命名。至道初,太守张观名曰紫虚洞,有寇莱公题名在焉”。明嘉靖中改名重华岩,又称紫霞岩。
又作郾国。即燕国。西周初封国,姬姓。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即“北燕国”。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其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
南宋大理国置,属善巨郡。治所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置蒗蕖州。大理国置,即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置为蒗蕖州。
即今新疆拜城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6: 拜 “地饶水草,城距山岗,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东西二门”。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拜,“回语,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牲畜,故名”。清光绪八年 (1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罗江。《新唐书·地理志》 禺州扶莱县:“以扶莱水名之。”
北周置,属灵州。治所在建安县(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隋开皇三年(583)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浑怀障西……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
即叶密立。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元史·速不台传》:太祖十八年(1223),速不台“略也迷里霍只部,获马万匹以献”。
本名直沽,元延祐三年 (1316) 改名海津镇。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至正九年 (1349) 设镇抚司。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右卫,自此遂称天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海津镇”
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六十里新兴街,为往来大道。《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新兴驿 “在新建县西北六十里。旧置新兴铺,本朝康熙十三年改置为驿,今裁”。
元代诸王封国,元太祖弟别里古台子孙世袭。受镇守太祖太斡耳朵的晋王节制。其后王封广宁王,主其国事。辖境跨今克鲁伦河中下游南北,北抵鄂嫩河,南与“按只台营地”即济南王部(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及其北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