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绵 (緜) 州

绵 (緜) 州

隋开皇五年 (585) 改潼州置,治所在巴西县 (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元和志》 卷33绵州: “因绵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金山郡。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绵州,天宝元年 (742)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为绵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宋徙治今绵阳市。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巴西县入州,属潼川府。明洪武十年 (1377) 降为绵县,十三年 (1380) 复升为绵州,属成都府。清雍正六年 (1728) 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辖境扩大至今绵竹、德阳、梓潼等市县地。乾隆三十五年 (1770)移治今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嘉庆六年 (1801) 复移治今绵阳市。1913年废,改本州为绵阳县。盛产井盐。


猜你喜欢

  • 崆峒岩

    ①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98南恩州: 崆峒岩 “生石乳,有石钟鼓,扣之有声。《郡国志》 云: 岩穴中有金膏银液、灵芝、玉髓”。《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崆峒岩在 “县西南十五里。石壁

  • 止那隘

    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一百零六里支那。明清为腾越九隘之一。

  • 老鹰岩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方舆纪要》卷90桐庐县:老鹰岩“在县西四十里。岩际有路,沿江险峻”。

  • 罗东堡

    即台湾宜兰县东南罗东镇。清末 《台湾地舆总图》 宜兰县舆地说略: “东南二十里曰罗东,旧设巡检,已裁。”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日本侵占台湾后,曾发生抗暴斗争。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罗东镇。为太平

  • 海宁卫

    在今浙江海盐县治。《方舆纪要》 卷91:海宁卫 “在海盐县治西,洪武十七年建,辖左、右、中、前四所及澉 (浦)、乍 (浦) 二所”。

  • 卢氏城

    城邑名。在今河南卢氏县。《水经·洛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晋韩龙取卢氏城”。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韩龙取卢氏城。”即此。有《卢氏布

  • 新道县

    ①三国蜀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三国志· 蜀书 · 李严传》: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218),“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即此。西晋改为护龙县。②即严道县。在今

  • 积石山

    ①亦名小积石山。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枹罕县: “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炳灵寺开凿于此。②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尚书

  • 奋戎城

    唐乾符二年 (875) 置,属戎州。即今四川南溪县。北宋乾德中移南溪县治此。唐乾符二年(875年)置,即今四川省南溪县。北宋乾德中移南溪县治此。

  • 临滁郡

    ①北齐改北谯郡置,属南谯州。治所在北谯县 (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北周复改为北谯郡。②亦作临徐郡。南朝梁末改北谯州置,属南谯州。治所在葛城 (今江苏江浦县西北东葛)。寻入东魏。陈废。东魏改北谯郡置,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