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山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7: 群峰山“群峰环聚,岩隈深阻,群峰巡司旧置于此”。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7: 群峰山“群峰环聚,岩隈深阻,群峰巡司旧置于此”。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西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魏州反,“遣兵渡河焚草市”。胡三省注: “时天下兵争,凡居民在城外,率居草屋以成市里,以其价廉功省,猝遇兵
北魏置,为析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西魏废帝时改为中乡县。古县名。北魏孝文帝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为析阳郡治。西魏废帝改为中乡县。
即今陕西镇安县西杨泗乡。清光绪《镇安乡土志》卷下:城西有杨泗庙。
即大黄沙隘。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瑞金县: 黄沙隘 “在县东南。路通汀州,平坦可以据守”。
明置,属永宁州。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安隆乡。《清一统志·安顺府》 “新铺”条下:又有“安笼铺”,旧皆戍守处。
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元至元十四年(1277)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新安县 “梧桐山” 条内: “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行朝录》: 景炎二年正月,南狩幸此。今有石殿遗
明洪武二年(1369)置,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十四年(1381)改名凤泉驿。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属凤翔府。十四年改名凤泉驿。
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文水县: “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后涸。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北。《新唐书·地理志》:文水县(今县东旧城)“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
辽统和八年 (990) 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 西南。金废。古县名。辽统和八年(990年)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
北宋置,属鹿邑县。即今河南郸城县。民国初置县佐于此。1952年置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