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洲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

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州志》:晋太兴中,祖逖进军北伐,屯芦洲。即此。”

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芦苇丛生,故名芦洲。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汉人来此开发始于清雍正十年(1732),现为台北市近郊最大蔬菜产地。

④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为洲”。

⑤一名��州。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二十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城南对芦洲。旧吴时筑客舍于洲上,方便惟所止焉。亦谓之罗洲矣。”《梁书·徐文盛传》:大宝二年(551),“击任约于贝矶,约大败,退保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又与相持”。


(1)洲名。又称逻洲、罗洲、伍洲。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南长江中。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徐文盛讨侯景,进军至此。(2)村名。在江苏省兴化市中部,梓辛河、九里港、大横子和盐港交汇处。南靠癞子荡,北靠得胜湖。属垛田镇。人口 7000。始建于明,原为湖荡中高地,盛长芦柴,故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垛戴公路经此。有水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梨树沟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清一统志 ·锦州府二》: 梨树沟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里。旧有碾盘沟门,在州西北七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此。乾隆五年改章京驻防”。

  • 菑川国

    即甾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分临淄郡东部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县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封域较大,北濒勃海,南至今临朐县。景帝三年 (前154) 因参加七国叛乱,贤被诛,徙济北

  • 顾节墩

    在今浙江嘉兴市城区东角里街。《舆地纪胜》 卷3: 顾野王读书堆,“唐询诗云: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清一统志 ·嘉兴府一》: 读书堆 “在府城东七里。俗名顾节墩,相传陈顾

  • 二道沟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头道沟西北二里。旧为中东铁路南部之终点。北达哈尔滨,南沿南满线直达辽宁。②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北。产金矿。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海兰河“又东北,北受二道沟河。河出富尔岭,东南流,北

  • 蒙古勒乌克察起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东达斡尔民族乡 (二村) 附近。

  • 安西厅

    ①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布隆吉城(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六年徙治渊泉镇(今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之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安西府。②清雍正九年(1731)置

  • 酋水

    又作首水。即今陕西渭南市东沋河。源出渭南市南大谷,北流入渭。《水经·渭水注》: “首水南出倒虎山。” 即此。戴震改 “首” 作 “酋”。《长安志》 亦称酋谷水。

  • 临沭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临沭县 (在今江苏新沂市境)。北齐废。

  • 鲁家汇 (匯)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鲁家汇 “明举人鲁道昆居此,闸港至此稍折而南”。故有鲁家汇之名。

  • 海云 (雲) 寺

    亦名海云山鸿庆寺。始建于唐。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唐宋时为成都著名寺院,有摸石求子之风俗。南宋 《岁华纪丽谱》: 三月 “二十一日,出大东门,宴海云山鸿庆寺,登众春阁,观摸石。盖开元二十三年灵智禅师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