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本名苏公堤,宋《淳祐临安志》卷10:“元祐中,苏公轼既开湖内,积葑草为堤。”故名。简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上。北宋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于湖中筑成纵贯南北长2.8千米的大堤,俗称苏公堤。南接南屏山,北接岳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堤上架有六桥,堤旁遍植花木,春季桃红柳绿,景色最佳。“苏堤春晓”居“西湖十景”之首。
苏 堤 春 晓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本名苏公堤,宋《淳祐临安志》卷10:“元祐中,苏公轼既开湖内,积葑草为堤。”故名。简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上。北宋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于湖中筑成纵贯南北长2.8千米的大堤,俗称苏公堤。南接南屏山,北接岳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堤上架有六桥,堤旁遍植花木,春季桃红柳绿,景色最佳。“苏堤春晓”居“西湖十景”之首。
苏 堤 春 晓
五代时吴国置于长江口西沙,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附近。南宋嘉定十五年 (1222)置天赐盐场于此。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崇明州。古镇名。本通州滨海沙洲。五代吴置,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属
北周置,在今山西绛县北绛水流域。北周置,在今山西省绛县北。因绛水得名。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清一统志·济宁州》:问津亭“今名桀溺里,即子路问津处”。
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北与乐都县交界之拉鸡山。《隋书·炀帝纪》: 大业五年 (609),“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千里”。校勘记引 《礼仪志三》 作 “诏虞部置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明代改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三国魏为锡郡治,后属魏兴郡。南齐属齐兴郡。西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属汉中郡。三国魏、晋属魏兴郡。西魏废。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施溪漾头长官司置,属湖广沅州卫。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北下溪侗族乡。六年 (1373) 改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思州府。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清一统志·眉州》:玉津“在州东四里。宋陆游有诗”。
即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党原乡。《魏书·崔延伯传》:北魏永平二年(509),“(万俟)醜奴置营泾州西北七十里当原城”。
在今江苏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四月二十三日 (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后,就拙政园地基改建而成。当时太平天国以苏州为中心,曾就江苏南部的大部地区建置苏福省,忠王府即苏福省省府
即今四川阿坝县(中阿坝)。清雍正元年(1723)置中阿坝墨仓寨土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