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州
金大定二十四年 (1184) 改晋宁州置,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吴堡、佳县、神木等县市地。元属延安路,辖境扩大至今府谷县。明洪武七年 (1374) 改为葭县。十三年复置葭州,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 (1725) 升为直隶州,乾隆元年(1736) 改属榆林府。1913年改为葭县。1964年改名佳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晋宁军为州,二十四年改为葭州,治今陕西省佳县,属河东北路。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神木、吴堡等县地。元辖境扩大至今府谷县。1913年降本州为县。
金大定二十四年 (1184) 改晋宁州置,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吴堡、佳县、神木等县市地。元属延安路,辖境扩大至今府谷县。明洪武七年 (1374) 改为葭县。十三年复置葭州,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 (1725) 升为直隶州,乾隆元年(1736) 改属榆林府。1913年改为葭县。1964年改名佳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晋宁军为州,二十四年改为葭州,治今陕西省佳县,属河东北路。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神木、吴堡等县地。元辖境扩大至今府谷县。1913年降本州为县。
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改迷易千户所置巡检司,属会理州。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南撒莲。1951年改设迷易县。1952年改为米易县。
即今湖南祁阳县之祁水。《水经·湘水注》:水“出永昌县北罗山,……又东南径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
又名沟崖。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十八里。德胜口村居沟口,是进入沟沟崖必经之地。有上崖、中崖、下崖之分。明、清时建有瑞峰庵、斗姥宫、娘娘庙、玉虚观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今多已不存。相传这里原有飞瀑垂帘、寒泉
一作浦口市。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浦口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在醴陵县东二十里”。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南界之九连城淖尔。《金史·食货志》: 世宗大定十 一年 (1171) 正月,“用西京盐判宋俣言,更定狗泺盐场作六品使司,以俣为使”。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通州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领静海、海门二县。辖地相当今南通、海门、启东、通州等市及如东县地。二十一年 (1284) 废通州路,仍为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改保宁府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等市县地。不久又改为保宁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保宁府置,治阆中县(今四川
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石堂溪,“《志》云,县南百二十里有石堂,中可坐数百人,下为石堂溪,北流合于芗溪”。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五十里穽底村。《方舆纪要》卷42平顺县:正梯隘“在县东九十里。一名梯头隘。以形险若梯而名,路通河南林县”。
亦作原高。西汉置,属五原郡成宜县,为中部都尉治。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南。一说即今堡子湾古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原亭城南。阚骃 《十三州志》 曰: 中部都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