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蔓渠山

蔓渠山

为熊耳山之殊称。又名鸾山、峦山、闷顿岭。在今河南卢氏县东、栾川县西北。为伊水发源处。《山海经· 中山经· 中次二经》: “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 《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 “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水经·伊水》: “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


猜你喜欢

  • 清冷之渊

    一名清冷泉。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十一经》: “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冷之渊。” 张衡 《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 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诗。

  • 板桥

    ①即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板桥村。平绥铁路 (今京包路) 有大台支线通此。②亦作版桥。唐末汴州城西军事要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旧唐书·马燧传》: 大历十一年 (776),马燧平定汴州,让功于李忠臣,“

  • 南洋群岛

    泛指东南亚地区的岛群,北起菲律宾吕宋岛以北的巴坦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罗地岛,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至伊里安岛西面。《清史稿·食货志五》: “福州红茶多输至美洲及南洋群岛。”

  • 滃溪

    亦作翁溪、翁水。即今广东翁源县境之翁水。《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灵池山,滃溪出焉,即泷头水。”

  • 丁字沽

    在今天津市北红桥区北部,北运河西岸。《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又同书卷13静海县:丁字沽“在天津卫东北五里。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今有丁字沽渡”

  • 湄水

    在今湖南涟源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0湘乡县: 湄水 “源出安化县东境龙安山,奔流数里,有石岩当路,水入岩中,伏流六七里,分为三派流出,东入涟水”。

  • 阿奢理贰伽蓝

    即今新疆库车县西六十里库木吐拉石窟寺。为龟兹国著名佛寺。原系国王为纪念其德行坚贞的胞弟而建造。最早洞窟开于北魏,至唐极盛。《大唐西域记》卷1载:“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

  • 南管村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唐、宋为乐会县治。《宋史·地理志》 琼州乐会县: “唐置,环以黎洞,寄治南管。” 《舆地纪胜》卷124乐会县引 《琼管志》 云: “黎人屡攻破县,迁徙不一。今

  • 高公岛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清一统志·海州》 “东海营” 条: 莺游山 “其南有高公岛,皆防海要地”。

  • 宁武军

    ①唐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李国昌“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即此。②即今山西宁武县。《方舆纪要》卷44朔州:宁武军“即代州崞县之宁武关也,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