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史·河渠志》: “蜀堰,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史·河渠志》: “蜀堰,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与漓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与潇湘、漓湘合称“三湘”。
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左旗。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白龙村一带。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2钦州:“西北为白龙尾,西界越南,海疆险阻。”
又名酉筹溪口场。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酉酬乡。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酉筹溪口场在“治东一百五十里”。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酉酬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八十里新店子小板申村东。1971年发现。墓主为东汉使持节乌桓校尉。为多室砖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19.85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五十余幅,榜题二百五十多项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 《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 罗江在 “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于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和志》 卷31导江县: 楗尾堰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塞之,用此法也,
又作略塘。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西。《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 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烝水流合焉。”
北宋乾德三年(965)改石镜县置,为合州治。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舆地纪胜》卷159合州:石镜县,“《国朝会要》云:乾德三年, 以翼祖嫌名,改为石照”。南宋淳祐三年(1243)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十
①唐贞观八年 (634) 改静州置,治所在龙平县 (今广西昭平县)。《元和志》 卷37富州: “因富川水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开江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富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