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子夺、解冻。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藏语意为锤形放牧地。清徐瀛 《西征日记》: 自洛龙宗七十里过铁塘,“又三十里至紫陀” 即此。
在今广东斗门县北。清雍正时建炮台于此。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上草乡。清于此设营防守。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庆远府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在宜山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忻城、河池、南丹、东兰、天峨、凤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大德元年(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
即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即此。即“寻思干”。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登高山巅。《清一统志· 漳州府》: 临漳台 “在龙溪县登高山巅。据溪山最胜处。又半漳台,在登高山半。宋郭祥正诗: ‘危簷飞赤压层丘,见尽临漳一半州’。宋朱子守漳时,于此地讲学,郡守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西顺城街。清康熙二年(1663)由道教东北龙门派祖师郭守真创建。初名三教堂,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名太清宫。为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912年设“中华道教总会关东道教分会于此。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即今河北沧县西北五十六里杜生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献县图:东北有杜生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