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河郡

西河郡

①一作河西郡。战国魏置。文侯时吴起曾为西河守。辖境相当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公元前330年地入秦,郡废。

②西汉元朔四年(前125)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治所在富昌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东汉永和五年(140)移治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移治兹氏县(今山西汾阳县)。辖境缩小为今山西离石、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地。后迁治离石县。西晋改为西河国。后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复置西河郡。隋初废,大业初又改介州为西河郡,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唐武德初废。天宝、至德间又改汾州为西河郡。金废。

③东晋成帝时析河阳郡西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云龙县澜沧江两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南朝梁末废。

④北魏孝昌中侨置,属唐州。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建义元年(528)属晋州。隋开皇初废。


(1)战国魏置,又称河西郡。当在黄河之西而得名。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华阴市以北,黄龙县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地入秦,郡废。《史记·吴起列传》:魏文侯时“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2)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置,治平定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瓦尔吐沟古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部,山西省吕梁山、芦牙山以西和石楼县以北及陕西省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地区。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移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属并州。汉末废,北境入羌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移治兹氏县(晋改隰城县,今汾阳市)。辖境缩改为今山西省吕梁、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市县地。西晋太康初改为国,晋惠帝时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郡。属汾州。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浩州,三年改为汾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汾州为西河郡。(3)东晋咸和中置,治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云龙县。南朝梁末废。(4)东魏天平四年(537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吕梁、临汾等市地。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新淦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新淦县置,属临江路。治所即今江西新干县。明洪武初复降为新淦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新淦县为州,治今江西省新干县,属临江路。辖今江西省樟树市和新干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县

  • 清江郡

    ①北周置,属翼州。治所在龙求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中部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②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为施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隋开皇初

  • 三门海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县:三门海在“县西南六十里海中,有三洲,潮自东南来,至此分为三道,既而复合,因曰三门。《旧志》,县境海道之备,有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十字门、冷水

  • 静岩山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寰宇记》 卷41灵石县: “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

  • 苦酒城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二十里。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8: 苦酒城 “在鱼城之西南,有故城。长老云: 筑以酿酒,今俗人呼为苦酒城”。

  • 袁世凯墓

    俗称袁林。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六里洹河北岸。袁世凯 (1859—1916) 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后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1915年12月宣布复辟帝制,改次年

  • 车轮山

    ①亦作车崘山。当在今内蒙古阴山北。《魏书·高宗纪》:太安四年(458)十月,拓拔濬“北巡至阴山……辛卯,车驾次于车轮山,累石纪行”。②在今陕西柞水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54镇安县:车轮山“其水流为镇

  • 盘道梁堡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五十里盘道梁乡。《方舆纪要》 卷40崞县: 盘道梁堡 “在宁武关东百里,有新旧二城,旧城创筑于嘉靖三十二年,万历十三年增修。二十三年以旧城地势低洼,又改筑新城于边内,周 一里有奇”。

  • 平昌门

    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攻平昌门,克之。即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

  • 圣井冈

    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4临城县:圣井冈“在县东北三十里。冈上有井,冬夏不竭,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