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山

观音山

①亦名佛山。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佛山县“佛山镇有观音山,故名”。又卷4:观音山在“(乌云)县东南百四十里,位扎伊河北岸。多金矿”。

②一名惠山。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元《至顺镇江志》卷7:观音山“在(丹阳)县东三里漕渠东岸”。

③即支硎山。在今江苏吴县西。明王鏊《姑苏志》卷8:支硎山“东址有观音寺,故又云观音山”。

④在今江苏南京市北观音门外。《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观音山“滨大江,西引幕府诸山,东连临沂、衡阳诸山,形如绣错, 皆悬崖峭壁,共捍大江,真天设之险也”。《清一统志·江宁府一》:观音山“有石临瞰江水,形如飞燕,曰燕子矶”。清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屡幸此。

⑤在今江西崇义县南。《舆地纪胜》卷36南安军:观音山“在上犹。昔有人登山不能,乃讽观音号,恍惚若有白衣人掖之至山趾”。《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观音山“在县南十里。山势峭峻,登者股慄”。

⑥在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观音山“在阿猴林之西北、小冈山之东南。其山生成五片,中一座尖秀,形象如佛,故名曰观音山”。

⑦即今广东佛冈县东北苦茶山,接新丰县界。《清一统志·韶州府》:观音山“在英德县东南九十里,接从化县界。高峰卓绝,林木阴翳,中有紫竹,下有龙潭,瀑布飞空,名白水,盖即沱水所出之茗茶山也”。

⑧即越秀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清一统志·广州府》:越秀山“明永乐初,指挥使花英于山巅起观音阁, 山半建半山亭,俗呼为观音山”。

⑨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十里。《明史·地理志》镇远县:“东有观音山。”《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县:观音山在“府东十里。岩石错立,俗名观音岩。《志》云,府西十里亦有观音岩,岩高数十丈,屹立江上。下有石洞,可据船而入,称为幽胜”。

⑩又名方丈山。在今云南鹤庆县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方丈山“巍峨峻拔。山半有洞,曰太极洞。中有池, 曰金龙潭,深不可测。一名观音山”。

(11)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十里。《清一统志·云南府》:观音山“山顶有泉。今名水井山。其南有岩泉山”。

(12)在今云南鹤庆县西。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13)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方舆纪要》卷62宁夏中卫:观音山“在卫北五十里,山有观音洞”。


(1)山名。(1)在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东峰上。是隋代迷楼的遗址,宋为摘星寺,明是功德林,亦称功德山。上有山门、殿宇、楼堂等,内供观音像,因名。山位于扬州唐城遗址子城的西南角,设有扬州唐城遗址文物保管所。现存大部分为晚清及以后的建筑。(2)在湖南省衡阳县西南,与衡南、祁东二县交界处。山体似观音盘座,故名。主峰海拔741.3米。由变质岩与花岗岩构成。矿产有重晶石、铁、锡等。林木繁茂。有五代周建筑王马寨隘口,扼两衡要道,古称天险。(3)在云南省昆明市南滇池西岸。海拔 2040 米。山临浩池,孤峰突兀,有“小南海”、“小普陀”之称。山巅建寺,原为土主庙,供奉大黑天神。明成化间,黔国公沐琮命建观音殿,遂得名观音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僧人悟真募建后殿,次年增建伽蓝殿,时游人日增,成为佛教胜地。现存建筑有明隆庆年间建“小南海”牌坊一座,清代所建七级砖塔及观音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4)又称八里坌山。在台湾省台北县淡水河口南侧。以山有八面得名。台湾著名火山体之一。海拔612米。山顶西北侧有深邃的小火口湖。据旧志记载,因山峰屹立,如菩萨端坐,故有“观音”之名。其南海拔310米处有凌云禅寺。山间春日多桃花,附近有岩洞。为游览地。(5)越秀山的俗称。(2)岛名。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中部、衢山(岛)西南。属岱山县。据传古代僧人觉梵见此峰峦奇秀,登顶俯视大海,遂建观音殿(已废),山以寺得名。为浙东天台山脉入海尾闾。海拔314.4米,为岱山县最高峰。主要由凝灰岩构成。坡陡,山峦林木茂盛,多黑松。


猜你喜欢

  • 都卢城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可兰山下。《清一统志·平凉府二》: 都卢城 “武王誓师牧野,有曰卢人,即其故国”。

  • 青石岸

    即青石岭。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后汉书·西羌传》: 元初四年 (117),“冬,任尚将诸郡兵与马贤并进北地击狼莫,贤先至安定青石岸,狼莫逆击败之”。即此。古山名。又称青石原、青石岭。在今甘肃省泾川县西

  • 白米堰

    ①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朱珊泊”条下:白米堰“源出县东南五十里白米山下,导流西北,为灌溉之利”。《清一统志·徐州府二》:“白米泉源出白米山,西北流迂回二十里,入县南五里之双桥

  • 特凌场

    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特兴镇。有桥曰特凌桥,一曰横渡桥。《明一统志》 卷72泸州: 特凌桥“在州东北三十里。宋有女子因母病归省,骤雨水涨,号泣不能渡,俄有一木流至,横凌水上,渡既不见,人以为孝感,寻造桥”

  • 顺县

    南朝梁侨置 (一说北魏置),属北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县境。后废。

  • 妙哩士国

    今非洲毛里求斯之旧译。清谢清高《海录》:“妙里士,西南海中岛屿也。周围数百里,为佛郎机所管辖。凡大西洋各国船回祖国必南行经葛剌八至地问,然后转西稍北行约一月可到此。”

  • 秦墟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梁书·武帝纪》: 普通五年 (524) 十月,定远将军曹世宗伐魏,“克秦墟”。即此。在今安徽省淮南市东上窑镇。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曹世宗进攻北魏,克秦墟,即此。

  • 平彝县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置,属曲靖府。治所即今云南富源县。民国《平彝地志资料表册》:“平彝之名见于元,始推厥义,历代父老相传,此地夷多汉少,性甚顽梗,数兵以服之,故曰平夷。迨文化渐开,夷字殊不雅观,

  • 京水县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西北。属黔州所领羁縻抚水州。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改名长宁县。

  • 二祖镇

    北宋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磁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