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桥镇

观音桥镇

①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南观音桥镇。民国《三台县志》卷1:观音桥“距城七十五里。清乾隆时建桥,光绪时兴场。通上省大路”。

②即今四川宜宾县北观音镇。清光绪《叙州府志》卷8宜宾县:观音场在“治北一百六十里”。

③即今四川仁寿县南慈航乡。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3仁寿县:观音桥场“在县南九十里”。

④即今四川南川市西北大观镇。民国《南川县志》卷2:观音桥场“正西六十里。位龙川河流之左,四围平地,属双音乡。建自明季,清咸、同之际焚于髪匪几尽,定再建,铺户一百六十余家”。


(1)在四川省金川县西北部。面积358平方千米。人口 2400。镇人民政府驻观音桥,人口 1200。地以桥名。1953—1960年为绰斯甲县治。1956年设观音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胡豆、小麦、玉米、马铃薯、青稞等。有型材、木炭、砖瓦、建筑、养殖等业。可壤公路经此。(2)在四川省邻水县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桥,人口 2350。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因场口有观音摩崖造像,故名。1949年为观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观音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有煤、铁等矿。产油菜籽、生猪。有橡胶、采煤、农机等厂矿及茶场。汉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湟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西都县置,为鄯州治。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取湟水为名。大业初为西平郡治。唐初复为鄯州治。安史乱后,陷于吐蕃,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都县改置,治今青海省乐都县

  • 习降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即小江)南侧。清代属腾越州茨竹寨土守备。见硕色《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及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99土司。

  • 华川水

    古名温谷水。即今甘肃通渭县牛谷河。源出县西北山,东南流经甘谷县境入渭河。下游亦名散渡河。《明史·地理志》 通渭县:“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焉。”

  • 治易洞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治易洞 “在九顶山后门,皇祐间郡守吴秘名,上有摩岩大字”。

  • 赫图阿喇

    一作赫图阿拉。又称黑秃阿拉、黑图阿喇。为后金的都城。即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东老城。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筑。《清太祖实录》 卷3: 癸卯春正月,“上自虎拦哈达南冈移于祖居苏

  • 塔儿河卫

    明永乐、宣德年间 (1403—1435)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镇赉县东南洮儿河流域。后废。约明永乐初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洮儿河流域。后废。

  • 洋湖

    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南岸。明弘治 《徽州府志 ·休宁县》: 洋湖 “一名阳湖。在县东南屯溪之南岸,众水会聚之处。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汪洋如湖,故名”。

  • 三仙台

    又名三台山。在今安徽萧县城北。《明一统志》卷18徐州:三仙台山“在萧县(旧治)南二里。岩上镌三仙台三字”。

  • 齐昌郡

    ①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蕲春县蕲水以东及黄梅县地。永明四年(486)改属豫州。梁废。②南朝梁置,属北江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省黄陂县北)。《梁书·

  • 双碑村

    即今河北隆尧县西二十八里双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唐山县图:西北有双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