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圣寺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清一统志·泽州府》: 资圣寺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西北四十里。北齐建,号永建寺。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周二百六十三步”。
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资圣寺 “本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宅。龙朔三年,为文德皇后追福,立为尼寺。咸亨四年改为僧寺。长安三年七月,火焚之,灰中得经数部,不损一字,百姓施舍,数日之间所获巨万,遂营造如故”。据段成式 《寺塔记》 载: 资圣寺有吴道子和卢楞伽所绘壁画,奇妙绝伦。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清一统志·泽州府》: 资圣寺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西北四十里。北齐建,号永建寺。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周二百六十三步”。
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资圣寺 “本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宅。龙朔三年,为文德皇后追福,立为尼寺。咸亨四年改为僧寺。长安三年七月,火焚之,灰中得经数部,不损一字,百姓施舍,数日之间所获巨万,遂营造如故”。据段成式 《寺塔记》 载: 资圣寺有吴道子和卢楞伽所绘壁画,奇妙绝伦。
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锣圩镇。清乾隆十九年(1754) 高井寨巡司移驻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西北锣圩。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移高井寨巡检司治此。
西汉置,属赵国。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 东南。《汉书·地理志》 注引师古曰: “在易水之阳。” 故名。《后汉书·和帝纪》: 永平七年(64),“易阳地裂”。即此。建安十七年 (212) 属魏郡。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分左、右二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属科布多。驻牧地在今新疆阿尔泰县西北库木至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查干果勒以东地区。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五门楼村。《清一统志·保德州》:五门楼寨“在河曲县南三十五里。险隘可守”。即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南五门楼。《大清一统志》云其地险隘可守。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五十里。《明一统志》卷7凤阳府: 画山 “山有木,枝如杨柳,可用为画,故名”。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103静江府: 画山 “在阳朔县北。苍壁丹岩,望之若屏然”
北宋置,属地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大观元年 (1107) 改为归仁县。
又称橄榄坝。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南勐罕镇。傣语 “勐” 为坝子,“罕”即 “费罕”, 为梭布。 以盛产棉花、 善织土布得名。一说乡民用梭布铺路迎接佛主,
亦作凉陉、凉泾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 “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
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东北少陵河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门面山产煤。”
夏、商诸侯国。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左传》: 定公四年 (前506),“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杜注: “封父,古诸侯也。” 《礼记· 明堂位》: “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