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资州

资州

西魏置,治所在阳安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元和志》 卷31: 资州 “取资水为名”。北周武成二年 (560) 徙治资阳县 (今资阳市)。隋开皇七年(587) 又徙治盘石县 (今资中县北三里)。大业三年(607) 改为资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资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资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资州。咸通六年 (865) 徙治内江县 (今内江市西),次年徙治盘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以南,内江市以北沱江流域。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简州。至正时明玉珍复置,治所即今四川资中市。明洪武四年 (1371) 降州为资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升为资州直隶州,辖境扩大包括仁寿、井研二县。1913年废,改本州为资中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移治资阳县(今市),隋开皇七年(587年)移治盘石县(今资中县)。“取资水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初改为资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资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资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资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内江、资阳、资中等市县地。宋先后属梓州路、潼川府路。元废。至正末明玉珍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资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复置,属四川省。辖境扩大,有今内江、资中、资阳、仁寿、井研等市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资中县。


猜你喜欢

  • 双桥司

    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双桥圩。清乾隆三年(1738)置巡司于此。

  • 西岔河

    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方舆纪要》卷56洵阳县:“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县百里。”集镇名。在山东省寿光市境东北部。属侯镇。人口 3500。为原岔河镇人民政府驻地。明初宋氏立村,因处古弥河

  • 阿鲁

    即哑鲁。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巴鲁蒙河口。《明史·外国列传》:“阿鲁,一名哑鲁,近满剌加。顺风三日夜可达。风俗、气候大类苏门答剌。”

  • 巩哥关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十八里。六年(1083)改名东关堡。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东。六年改为东关堡。

  • 河东长官司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河东宣慰司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三十五里樟木箐乡。后移治今西昌市东街。

  • 乌仔别里山口

    即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乌孜别里山口。清宣统《新疆图志》卷5:光绪十年(1884),“俄人乘我不觉竟越玛里塔巴尔山口,南侵入二百里至乌仔别里山口”。

  • 淀 (澱) 山湖

    又名薛淀湖。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与江苏昆山市间。昔时淀山在湖中,故名。《宋史·河渠志》: 淀山湖为秀州境内四湖之一,“自芦历浦入于海”。《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淀山湖 “吴淞江水汇流处也。唐

  • 剑门山

    亦名梁山。即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元和志》 卷33剑门县: “梁山,在县西南二十四里。即剑门山也。” 《寰宇记》 卷84剑门县: “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剑门。” 《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 穷水

    亦称安风水、丰水。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南都沣河。《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救潜,左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杜注:“穷,《水经注》:穷水出安丰县穷谷。”《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北,穷水入

  • 登州

    ①隋仁寿末置,治所在沈黎县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县及泸定、石棉、甘洛等县部分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汉源县 (今四川汉源县北九襄镇)。九年(626)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