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口
又名赵北口。在今河北安新县东二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赵堡口在 “县东北五十里。易水流经此。《志》 云: 即宋时唐兴口也”。《清一统志·河间府一》: 赵北口 “白洋诸淀之水所汇,旧有堤长七里,有桥七,通南北孔道”。
又名赵北口。在今河北安新县东二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赵堡口在 “县东北五十里。易水流经此。《志》 云: 即宋时唐兴口也”。《清一统志·河间府一》: 赵北口 “白洋诸淀之水所汇,旧有堤长七里,有桥七,通南北孔道”。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元和志》卷31广都县:大塔山“在县东四十里。有阿育王塔, 因名”。
①隋大业末置,治所在化明县(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唐贞观元年(627)废。②唐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天宝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置,治在石龙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四十里乌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水县东有乌江市。
即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四十四里中运河北岸仰化乡。明万历《宿迁县志》卷2:仰化集“在南仁乡刘老涧,万历五年知县喻文伟建”。
即大藤峡。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东南有大藤峡,后名永通峡。”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太平圩。明属高明县,置太平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镇东太平。明成化中移高明巡检司治此,改名太平巡检司。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秦置,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西汉属郁林郡。东汉时改为中溜县。三国吴复名中留县。西晋废。东晋复置。南朝宋为桂林郡治。齐属桂林郡。隋开皇十一年(591)省入桂林县。又作中溜县(《续汉书·郡国志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境。后废。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建,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东北。为清在外蒙古地区主要屯田区,亦为主要驿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