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沈道

辽沈道

1914年由南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沈阳县(今辽宁沈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彰武、新民、黑山、北镇、义县、葫芦岛、凌海、兴城、绥中等县市以东,西丰、清原、铁岭、沈阳、灯塔、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盖州以西(昌图、康平、法库除外),凌海、大洼、营口以北地区及吉林辽源、东丰、东辽等市县地。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南路道改名,治沈阳县(今辽宁沈阳市)。属奉天省。辖沈阳、铁岭、开原、东丰、西丰、西安、营口、辽阳、辽中、台安、盖平、海城、锦县、新民、彰武、黑山、盘山、北镇、义县、兴城、绥中、锦西等县。辖区约当今辽宁省彰武、新民、黑山、北宁、义县、凌海、葫芦岛、兴城、绥中等市县以东,西丰、开原、清原、铁岭、沈阳、灯塔、辽阳、海城、大石桥、盖州等市县以西地区(昌图、康平、法库三县除外)以及吉林省辽源、东辽、东丰三市县。1929年初废。


猜你喜欢

  • 翁锦河

    又作窝肯河、倭河江、倭坑河。即今松花江支流倭肯河。在黑龙江东部。《清一统志·吉林一》: 翁锦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源出阿勒哈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

  • 俱利城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秦、赵二城南……世谓之俱利城。耆彦曰: ‘昔秦赵之会,各据一城,秦王使赵王鼓瑟,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 《元和志》 卷5渑池县: “谷水,南去县二百

  • 卫辉路

    蒙古中统元年(1260)改卫州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淇县、获嘉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638)改为卫辉府。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升卫州置,治汲县(今河南卫

  • 扶胥镇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元丰九域志》卷9:广州番禺县有扶胥镇。唐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谓“扶胥之口”,即此。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南珠江出海口附近。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庙在今

  • 重庆府

    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 升恭州置,治所在巴县 (今四川重庆市)。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重庆府: “以介乎顺 (庆)、绍 (庆) 府二庆之间”为名。实为赵惇于淳熙十六年 (1189) 于此

  • 火井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火井镇。西晋张华《博物志》卷2:“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西晋左思《

  • 胡林站

    一作胡怜站。元置。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东格林河口忽林屯。明改为忽林站。

  • 小池口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 浊水溪

    在今台湾省本岛中部。发源于合欢山南麓,横穿西部平原,经西螺溪入台湾海峡。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浊水溪出小岗山之南,山南有大滚水山,出水常浊,故溪之流皆浊,因以为名。”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因河

  • 紫云 (雲) 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上。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9: 紫云洞 “倚空如悬,阴凉彻骨”。清袁枚有 《游紫云金鼓诸洞》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