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阳市

辽阳市

1939年伪满由辽阳县城区析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抗战胜利后仍置市。1948年属辽宁省。1949年改属辽东省。1954年划属辽宁省。


在辽宁省中部。面积 4731 平方千米(市辖区303.4平方千米)。人口182.2万(市辖区71.6万)。辖白塔、文圣、宏伟、弓长岭、太子河5区和辽阳县,代管灯塔市。市人民政府驻白塔区。辽阳一名始于汉代,因古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镇偏堡子古城)处小辽水(浑河)之北而得名。秦置襄平县,为辽东郡治,故址即今辽阳市老城。两汉、魏、晋为辽东郡、国治。东晋地入高句丽为辽东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征高句丽,克辽东城,置辽州。次年废。总章元年(668年)改置辽城州都督府。上元三年(676年)曾移安东都护府于此,后入渤海国徙废。辽置辽阳府,复置辽阳县为府治。金因袭。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东京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改为辽阳路,以辽阳县为路治。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定辽都卫,八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建东京城为首都。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治辽阳县,十四年废府存县。康熙三年(1664年)升辽阳县为州,属奉天府。1912年属奉天省。1913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析辽阳县城区设辽阳市。1949年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1954年属辽宁省。1958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地级)。1961年市、县分治,辽阳县属鞍山市。1965年属辽南地区。1968年辽阳县并入辽阳市,仍为辽宁省辖市(地级)。1980年复设辽阳县,新置灯塔县,属辽阳市。1996年灯塔县改市成今状。西部为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东部为辽东山地西缘。河流有浑河、太子河、汤河、南沙河、北沙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等。有化工、纺织、机械、食品、造纸等工业。沈大、辽溪铁路,202国道和沈营、沈环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汉代壁画墓群、白塔、东京城、东京陵、首山、汤河温泉、襄平书院等。


猜你喜欢

  • 勐 (猛) 板

    ①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勐板。②即今云南永德县西北勐板。清置猛板土千总。

  • 百堠隘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白堠巡司“在大埔县东南六十里白堠隘。原名大产,明嘉靖中置于县南大产村,后迁黄沙,而司名未改。本朝嘉庆二十四年移此,改今名”。

  • 虞邑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安邑县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乾元元年 (758)属陕州,大历四年 (769) 复名安邑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邑县置,治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

  • 凌歊台 (臺)

    南朝宋置,在今安徽当涂县城北黄山上。《寰宇记》 卷105太平州当涂县: “黄山,在县西北五里。上有宋凌歊台,周回五里一百步,高四十丈,石碑见存。”

  • 罗文渠

    在今陕西华县东南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郑县: “东南十五里有罗文渠,引小敷谷水,支分溉田,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又立堤以捍水害。”

  • 嘉定路

    即嘉定府路。元置,治所在龙游县 (今四川乐山市)。明洪武四年 (1371) 降为嘉定府。

  • 红卜苴

    在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红格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红卜苴土百户。

  • 武津关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丘县: 武津关 “在府东南三十五里。路通徐、亳。有巡司”。

  • 集英殿

    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宫殿名。《宋史·地理志》: “旧名广政,开宝三年曰大明,淳化间曰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名会庆,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殿在皇仪殿西,为宴殿。《东京梦华录》 卷1称: “御宴及试举

  • 赤鼻湖

    又作赤沙湖、蠡湖。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市界。《寰宇记》卷113桥江县:“赤鼻湖半入朗州龙阳县界,湖中有赤鼻山,因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