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樊水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寰宇记》卷110临川县:连樊溪“甘渚《临川记》云,东兴人家曾以甑渍井中,乃流出连樊溪。甘渚以得之”。《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连樊水“在府城西北五里。源出连樊山,流至郡城西,抱城而北合于汝水”。《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连樊水“自连樊山流至吴家渡注汝水凡四十里也”。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寰宇记》卷110临川县:连樊溪“甘渚《临川记》云,东兴人家曾以甑渍井中,乃流出连樊溪。甘渚以得之”。《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连樊水“在府城西北五里。源出连樊山,流至郡城西,抱城而北合于汝水”。《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连樊水“自连樊山流至吴家渡注汝水凡四十里也”。
在今云南石屏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乾阳山在 “州北五里。高五百丈。上有石洞,林木郁葱”。
明洪武中置,属鳌山卫。治所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雄崖所。清雍正十二年 (1734)裁。明洪武中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雄崖所。属鳌山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省。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1912年废。因地当五岭东端,控大庾岭路,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北宋咸平四年(1001)置,属泾州。治所在长武城(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三十里泾河南岸)。五年废。大观二年(1108)复置, 元至元十一年(1274)废入新平县。明万历十一年(1583)复置,属邠州。移治今
在今辽宁北票市东南下府乡下府村。是一座喇嘛寺院。建于清乾隆初年,后经多次重修。有戏台、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正殿、密宗殿、舍利殿及东西配殿等,规模宏伟。是北票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五代及西夏时改凉州置,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元至元十五年(1278)降为西凉州。唐广德二年(764年)凉州地入吐蕃,至五代、宋初当地豪酋自置牧守,称为西凉府,一名河西军,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辖境约当今张掖
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为多孔式拱形桥,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铺青石板,两侧有石雕栏杆。《清一统志·西安府》:龙桥“在三原县北门外,跨清河。宋建隆四年,清河溢。有龙斗于桥下,桥圮。重建
①即今吉林辉南县南辉发河支流三统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图们河“在(吉林)城南五百里。又三屯河在城南四百八十里。源俱出纳噜窝集,东北流会雅吉善河为辉发河”。②亦名罗克伦河。在今新疆昌吉市西。清徐松《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北投区东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曾立石碑于此,闽人转音名石牌。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人口 7700。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为
蒙古至元元年(1264)改宣化府置,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民乐、临泽、高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等地。元至元八年(1271)改为甘州路。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升甘州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