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州

通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万州置,治所在石城县 (隋改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川市)。唐杜佑《通典》: 通州 “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大业三年(607) 改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通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通川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等市县地。北宋乾德三年 (965) 改为达州。唐诗人元稹在元和间任通州司马,写下歌颂通州的诗篇。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改静海军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崇州,明道二年 (1033) 复改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 改为通州路,二十一年 (1284) 复为通州,属扬州路。明洪武初省静海县入州,属扬州府。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泰兴、如皋以东地区。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俗称此为南通州。1912年废。

③辽圣宗时改龙州置,属辽阳府。治所在通远县 (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梨树、辽源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市县地。金废。

④金皇统八年 (1148) 改浚州置,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天德三年 (1151) 复改为浚州。

⑤俗称北通州。金天德三年 (1151) 置,属大兴府。治所在潞县 (今北京市通县)。《元史· 地理志》: 通州 “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辖境相当今北京通县、河北三河市及大厂回族自治县地。元属大都路。明洪武初省潞县入州,属顺天府。为明、清漕粮仓储转运的京畿重镇。清设总督仓场侍郎驻此。1913年改为通县。


(1)州名。(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置,治石城县(今四川达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达州、开江、宣汉、万源,重庆市城口等市县。隋大业初改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通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通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达州。(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军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崇州。明道二年(1033年)复为通州。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皋、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路,二十一年复为州。明洪武初以静海县省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属江苏省。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故俗称此为南通州。1912年废州改为南通县。(3)金皇统八年(1148年)改浚州置,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浚县、滑县、淇县。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浚州。(4)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治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属中都路。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通州区及河北省三河市地。元浚修通惠河,自大都东至州城南,为运粮要地。明扩至今天津市武清、宝坻等区地。清不辖县。俗称北通州。1913年降为通县。1997年改为通州区。(5)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年)置,治通远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金废。(2)区片名。在北京市通州区西北部,北运河、通惠河、温榆河汇合处。区人民政府驻地。五代后唐为潞县治,名潞城。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通州,为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潞县入通州,筑州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州城西南筑新城。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为金、元、明、清四代京东漕运仓储重地。1913年改州为县。1949年设通县镇,属河北省。1951年为县属区级镇,称通镇。1953年置通州市。1958年划入北京市,设通州区,为区治。1960年通州区改通县,为县治。1997年复为通州区,为区治。现为北京最大的卫星城镇。工商业发达。北方精密机械厂、北京光学仪器厂、北京锻压机床厂等驻此。工业以机械、化学、印刷、食品等为主。建有通州商业大厦、通州百货商场等大型设施。京秦、京承铁路和京通、京哈高速公路及通顺、通黄等公路经此。有燃灯佛塔、通州清真寺、李卓吾墓、永通桥(八里桥)及明代中、西仓遗址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昭通府

    清雍正八年 (1730) 改乌蒙府置,属云南省。治所在恩安县 (即今云南昭通市)。民国《昭通县志稿》 载 《昭通书院碑记》: “ (鄂尔泰) 既奏请皇上赐名昭通,举前世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

  • 勐 (猛) 腊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清雍正七年(1729) 置猛腊土千总,后改为土把总。

  • 白云溪

    亦作白云径。在今江苏宜兴市西三十六里。自溧阳市流入,即荆溪上源。《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 白云径“在县西三十六里。《尔雅》:‘直波为径’。东经县西二十六里之洴浰渰,合于荆溪。《志》云:白云径南

  • 呼延谷

    即黑山。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唐高宗调露元年 (679) 裴行俭大破突厥于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昆都仑河谷口。《资治通鉴》:唐开元四年(716年),突厥降户叛,“将军郭知运以朔方兵邀击之,大破其

  • 大寺顶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11:“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由寺后斜上,山路崎岖,羊肠一线,上有擦耳岩, 尤为奇险。”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

  • 羊肠坂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史记·魏世家》:“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又《范睢蔡泽列传》:“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说苑·贵德》:“夏桀之居,

  • 皂河口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刘马庄巡司、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驻此。

  • 洭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 牛眠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牛眠山在“县北七十里。以形似名。近有牛眠寨,为据险处。《志》云:山麓有金镜潭甚深,又北三里曰水吼岭,控天堂之胜”。

  • 龙漈山

    在今福建连江县北。《方舆纪要》卷96连江县:龙漈山“在县治北。县之主山也。冈峦如龙,漈水夹涧而下。有潭曰五峰潭。山北五里曰湖山,高秀出诸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