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诺水县置,为始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寰宇记》 卷140通江县: “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乾元元年 (758)为璧州治。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至正四年 (1344) 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治所在赵口坪 (今通江县东北)。明洪武中徙治今通江县。《明史·林俊传》: 正德五年 (1510),兰廷端义军 “攻陷通江”。即此。清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北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北邻陕西省。属巴中市。面积 4 116.6 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9镇、65乡。县人民政府驻诺江镇。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治今址,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省入始宁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复置诺水县及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通江(《太平寰宇记》通江县:“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改壁州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壁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壁州,改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县、下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两县入曾口县。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通江县。明属巴州。清属保宁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置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及赤北、赤江、红江三县苏维埃,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区。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93年属巴中地区,2000年属巴中市。县境北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区,南跨盆北低山区。大通江自东北入,纵贯中部,左纳月滩河,右有诺水河(小通江)注入,南流出境。农产有稻、小麦、玉米、薯类,并产生漆、油桐、白蜡、五倍子,尤以通江银耳著名。有煤、铁、铝土、铜及磷矿。有采煤、纺织、皮革、建材、农机等工业。通万、通巴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千佛岩摩崖造像及诺水河风景区。纪念地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军烈士墓、“赤化全川”石刻标语、列宁公园、中共川陕省省委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旧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