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济渠

通济渠

隋大业元年 (605) 开凿。为沟通黄、淮二大河的运河。《隋书·炀帝纪》: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西段起自今河南洛阳市西,引谷水和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自板渚 (今河南荥阳市北) 引黄河水东流,循汴水故道,经开封市折而东南流,经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州、灵壁、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入淮河。因为炀帝巡游所用,俗称御河。唐改名广济渠。这条运河的开凿促进了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


隋大业元年(605年)开的运河。分东、西二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西苑,引谷(穀)水、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东汉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行汴水故道,至今河南省开封市别汴水折向东南至今商丘市东南行蕲水故道,再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泗洪县至盱眙县对岸注入淮河。因为炀帝巡游所用,亦称御河。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对隋及唐宋时期中原与江淮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见“汴水”。


猜你喜欢

  • 东安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东安堡“在卫东”。

  • 唐来渠

    即唐徕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宋史·夏国传》: “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即“唐徕渠”。

  • 河东宣慰司

    明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三十五里樟木箐乡。清雍正六年 (1728) 改为长官司。

  • 牵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桐江驿

    在今浙江桐庐县城。《方舆纪要》 卷90桐庐县: 桐江驿 “在县城东潢港口,旧临江,名州河驿,后移而北,改今名”。

  • 葫卢滩

    在今陕西华县北渭水南岸。《方舆纪要》卷54华州 “渭水” 条: “或曰,渭水南岸有葫卢滩,明初大兵下河南,元臣李思齐自潼关退屯葫卢滩,即此。”

  • 沐源川城

    唐乾符二年(875)建,即今四川沐川县。《新唐书·南诏传》:高骈“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 列屯拒险, 料壮卒为平夷军”。

  • 宕渠水

    即今四川渠江及其上游南江。《汉书·地理志》 作潜水。因水在宕渠县境内,故 《水经》 或作潜水,或作宕渠水,上游一名北水。《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东南径宕渠县东,又东南合宕渠水,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

  • 马站堡

    即今山西偏关县东马站村。《清一统志·宁武府》:马站堡“在偏关县东四十里,东至老营所四十里。明正德中筑,周四里,高三丈五尺,地界偏老水泉三路之冲”。即今山西省偏关县东马站,地处偏关河西岸。明正德十年(1

  • 对峙河汛

    即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官坪乡(对峙河)。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对峙河“《光绪舆地记》:在县东北八十里。驻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