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邓城镇

邓城镇

①南宋绍兴七年(1137)废邓城县为镇,属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宋史·食货志八》:南宋乾道元年(1165),“襄阳邓城镇、寿春花靥镇、光州光山县中渡市皆置榷场,以守臣措置,通判提辖”。

②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三十四里邓城镇。《清史稿·地理志》商水县:西北有“邓城”。即此。


在河南省商水县西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邓城西村,人口3000。三国时魏将邓艾曾在此屯田筑城,故名。民国《商水县志》:邓城为“魏安西将军邓艾屯兵处”,地以邓艾为名。1947年郾西商县民主政府驻此。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机械、刺绣、砖瓦、农具、粮食加工等厂。公路南接洛界公路。古迹有叶氏住宅、夏寨遗址、潘堂遗址、溵水县城遗址、晋邓伯道墓等。


猜你喜欢

  • 黄石矶

    ①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长江东岸。《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黄石矶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滨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庆,泊舟于此。问矶名,左右曰: 王失矶也。濠大恶之。未几果败。旁有黄石港,其处皆黄土

  • 夹沟镇

    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夹沟镇。明嘉靖《宿州志》卷1:州北闵子乡有夹沟集。清光绪《凤阳府志》卷11宿州:夹沟集“有营汛,有驿。州东北六十里”。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西与萧县、濉溪县接壤。面积145平方千米

  • 南五台山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终南山东麓。《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旧志》: 南五台山 “在咸宁县南五十里终南山麓,亦曰南五台,延袤十许里,有奇峰五,南山佳丽之处,惟此为最”。因耀县东三里有北五台山,故名此山为

  • 河内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野王县置,为怀州治。治所即今河南沁阳市。大业三年 (607) 为河内郡治。唐为怀州治。元为怀庆路治。明为怀庆府治。1913年改为沁阳县。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

  • 雅鲁藏布江

    曾称大金沙江、臧博楚。在今西藏南部。上游马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东流纳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等支流,经喜马拉雅山东端的珞渝地区南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注入孟加拉湾。清乾隆

  • 爱直驿

    宋置,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明废。《清一统志·袁州府》: 爱直驿 “有古树亭亭直上,故名”。宋置,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东。后废。

  • 化林县

    1912年于化林坪置,属康安道。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化林。1914年废入泸定县。

  • 永安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世祖纪》 载:始光二年(425)三月,“起永安、安乐二殿。……秋九月,永安、安乐二殿成”。永安殿是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朝会万国的正殿。

  • 仁济桥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跨锦江西岸。《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仁济桥“在府治东。旧有浮桥,宋淳熙十二年,改建石桥于两岸。作石堤以摄悍流,垒八墩于深渊,以酾水势。墩之上架木为梁,甃以石版。梁之上覆以厦

  • 同德县

    1935年析贵德、同仁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玛心县东北拉加寺。取同仁、贵德各一字为名。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中心,果洛克番族购粮之孔道,海南番族往来要地。1951年设置同德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