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县:“地陷为汙池,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县:“地陷为汙池,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东地区为迤东。清置迤东道,驻曲靖府 (今云南曲靖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可望入云南会城,遣 (李) 定国徇迤东。……定国亦定迤东诸府”。地区名
在今西藏下察隅地区,察隅县治南四十六里处,沿察隅河左岸。藏语意为大眼。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在今湖北当阳市西。《清一统志·荆门州》:已公岭“在当阳县西二十里。五代僧齐已结庐其下”。
即梁山。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明史·地理志》和州:“梁山在南,与当涂县博望山夹江相对,谓之天门山,亦曰梁山。”又称梁山。在安徽省和县城南,长江北岸。与对岸当涂县东梁山合称天门山。由大、小陀山组成,
在今福建惠安市东南。《元丰九域志》卷9: 泉州惠安县有 “盐一百二十九亭”。《清一统志·泉州府》 “惠安盐场” 条引 《旧志》: “场在 (惠安) 县东南三十八里五埕。元至元十六年设管勾司,寻改司令局
亦名西河、清水河。即今陕西榆林市西榆溪河。源出榆林市北刀兔海子,东南流至榆林市东南入无定河。《汉书·地理志》: 上郡肤施县有帝原水。《水经·河水注》: “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又东南注奢延水
东魏、北齐镇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周书·齐炀王宪传》: 建德五年 (576) 伐齐,“宪进兵走洪洞、永安二城”。东魏、北齐镇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北。其地“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元和郡县志
明代在云南边地设置的三个较大土司,即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明代在云南西部边地设置的三个较大土司,即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
清宣统三年(1911)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改流置,属登科府。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1912年改为甘孜州。
即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1941—1945年晋绥边区置交东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