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八年(625)废。
唐武德元年(618年),治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八年废。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八年(625)废。
唐武德元年(618年),治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八年废。
本天井关。北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即今山西晋城市南三十里天井关。元末亦名平阳关。《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二十八年(1368),顺帝令诸军攻泽州,“扩廓帖木儿退守于平阳”, 即此。在今山
明洪武二年(1369)改完州置,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93年改名顺平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完州置,治今河北省顺平县。属保定府。清
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集解》 引服虔曰: “涿鹿,山名。” 张晏曰:“涿鹿在上谷。” 即此。古山名。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
一名牛渚矶(圻)。又名采石山。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山。《续汉书·郡国志》 丹阳郡秣陵县:“南有牛渚。”《元和志》卷28当涂县:牛渚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谓之牛渚圻,津渡处也……温峤至牛渚
战国秦昭王五十年 (前257) 初作 “河桥” 于蒲津 (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西南、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上)。其后西魏、隋、唐皆在此连舟为浮梁 (桥)。《新唐书·地理志》 河中府蒲州河西县:开元十二年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为筑水 (今南河) 注入沔水 (今汉水) 之口。《水经· 沔水注》: 筑水“又东流注入沔,谓之筑口”。《明史·地理志》 谷城县: “又有筑水,经县治东南,注于汉水,曰筑口。”在今湖北
见《金史·地理志》。为孙夼镇之讹。
(臺) 山 ①在今山西襄垣县南。《水经·浊漳水注》: “漳水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 《方舆纪要》卷42襄垣县: 鹿台山 “在县南二十里,下临浊漳水,高耸如台,因名”。②在今河南汝州市北二十里。《方舆纪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水经·河水注》:河水东北流,“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即此。
明置,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瓮安县:黄滩关,“ (明) 万历中,李应祥自平越进攻播 ‘贼’,破四牌、乾溪等砦,直抵黄滩关,是也”。在今贵州省瓮安县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