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县

郑县

①春秋秦武公十一年 (前687) 灭郑国置,治所即今陕西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元年 (440) 为华山郡治。孝昌二年 (526) 移治今华县西七里,属华山郡。北周移治今华县西南九里故县里。隋开皇三年 (583)还治今华县,属华州。大业初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 复为华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华州治。垂拱元年 (685) 改为太州治,后复为华州治。乾宁四年(897) 为德兴府治。光化三年 (900) 复为华州治。元初省入华州。

②南朝宋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南齐属从阳郡。北魏废。西魏复置,不久改为清乡县。

③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④1913年改郑州直隶州置,属河南豫东道。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1914年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28年析城区置郑州市。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二县。


(1)古县名。(1)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置,治今陕西省华县。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属京兆郡。北魏为东雍州及华州郡治。西魏为华州治。隋属京兆郡。唐复为华州治。元初废入华州。(2)西魏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北周改为清乡县。(2)旧县名。1913年由郑州直隶州改置,治今河南省郑州市城区。1948年迁岗杜(今河南郑州市东南)。1952年撤销,并入郑州市及新郑、中牟两县地。


猜你喜欢

  • 印江县

    明弘治七年(1494)改思印江长官司置,属思南府。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6:印江县“思

  • 双福场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北双福镇。《清史稿·唐友耕传》:咸丰十年(1860),镇压李永和蓝大顺义军,“战峨眉索桥,破贼双福场”。即此。

  • 乌石门镇

    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八里乌石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3:德安县北有乌石街。

  • 郧乡

    亦作员乡。即今湖北郧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郧乡县本名长利县,县有郧乡。”

  • 大贤河

    在今山西岚县南。《方舆纪要》卷40岚县:大贤河“在县南。《志》云, 源出县南四十里柳峪村,东北流至静乐县之楼烦镇, 入于汾水”。

  • 周山

    ①一名小亭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水经·洛水注》: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 《寰宇记》 卷3: “周山,今在苑中,当县之西。《皇览》 云,‘河南城下有周山,一名小亭山’”。②在今广东乐昌

  • 石洞镇

    ①北宋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蓬溪县:石洞镇“在县北三十里”。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清嘉庆《泸州志》卷2:石洞镇场在“州西北三十里”。民国《泸县志》卷1:石洞镇场“

  • 达木

    即达木蒙古。今西藏当雄县。清乾隆《西藏志·物产》:“拉萨东北由哈拉乌苏至达木一带, 皆蒙古与霍耳人错居,不产五谷,惟藉牛羊。”

  • 两河口堡

    在今四川南江县南下两乡(两河口)。《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诸葛寨”条下:“两河口堡,在县南百八十里。”

  • 诸罗县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置,属台湾府。治所在佳里兴堡 (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四十三年 (1704) 移治今台湾嘉义市。乾隆五十二年(1787) 改名嘉义市。古县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