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酒泉郡

酒泉郡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治所在禄福县 (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注引应劭曰: “其水若酒,故曰酒泉。” 师古曰: “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 十六国时西凉李暠建初元年 (405) 自敦煌迁都于此。北魏太武帝时废,孝昌中复置。隋开皇三年 (583) 废。唐天宝元年 (742) 复置,乾元元年 (758) 改为肃州。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降后置。因郡治城下有泉,泉味如酒得名。《史记·大宛列传》:“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治禄福县(晋改福禄县,隋改酒泉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一说初建郡于元鼎二、三年间(前115—前114)或六年,辖有今河西走廊全境。其后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其辖境仅及今甘肃省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东汉后属凉州,十六国时西凉李嵩曾迁都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肃州为酒泉郡。汉时于此引“川谷溉田”。(《史记·河渠书》)


猜你喜欢

  • 拖船埠

    在今湖北潜江市东南四十里拖船铺。《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 “其拖船埠近沔阳州界,哨守犹易。” 民国属沔阳县。

  • 苏埠屯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北二十五里。村东发现晚商古墓群。其中一号墓殉四十八人,出土铜钺等文物。村名。在山东省青州市东北部。属东夏镇。人口800。商代已成居民点。村东商代墓群所在的土埠为古代屯兵处。旧志称苏秦墓

  • 后平关

    永定三关之一。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三十四里后坪。《明史·地理志》 慈利县:“西北有龙伏关,东南有后平关、黑崇关,谓之永定三关。”

  • 大中桥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宫城西南,白下路与大光路交接处的青溪上。始建于杨吴,称白下桥。明初称为大中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中桥“在长安街西。即古白下桥”。《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中桥“唐时东

  • 武康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永安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以县有武康山而得名。隋开皇九年 (589) 废,仁寿二年 (602) 复置,属湖州。徙治今德清县 (武康镇)。大业三年 (607)

  • 鸡子堆

    在今陕西乾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建中四年(783),朱泚围德宗于奉天(今陕西乾县),关播、浑瑊“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犄角相应”。即此。在今陕西省乾县东北。唐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围德宗于奉天(

  • 淮泗道

    1914年6月由凤颍六泗道改置,属安徽省。治凤阳县 (今安徽凤阳县)。辖境约当今安徽霍丘、寿县、长丰、定远、明光、天长以北地区 (萧县、砀山除外) 及金寨、六安、霍山和湖北英山,江苏盱眙、泗洪等县地。

  • 白鹤站

    元置,在今四川邛崃市东。明改为驿。

  • 南武城县

    西晋改南城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南朝宋复改南城县。古县名。西晋改南城县置,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属泰山郡。南朝宋复名南城县。

  • 河厉桥

    南北朝时吐谷浑建。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水经·河水注》: “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